词典

浮筠的意思

yún

浮筠


拼音fú yún
注音ㄈㄨˊ ㄩㄣˊ

词语解释

浮筠[ fú yún ]

⒈  玉的彩色。

引证解释

⒈  玉的彩色。

《礼记·聘义》“孚尹旁达信也” 汉 郑玄 注:“孚,读为浮。尹,读如竹箭之筠。浮筠,谓玉采色也。”
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有浮筠之簳,叶青茎紫,子大如珠,有青鸞集其上。”
唐 元稹 《出门行》:“求之果如言,剖出浮筠腻,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亦以指竹。 唐 陆龟蒙 《双吹管》诗:“长短截浮筠,参差作飞凤。”

“浮”字共有1个读音: [fú]  

浮

汉字
读音[fú]
注音ㄈㄨˊ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7
异体字 酻 㳇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D6E
其它编码五笔:iebg 仓颉:ebnd 郑码:vpya 四角:32147
笔顺编码4413443521
笔顺笔画丶丶一ノ丶丶ノフ丨一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撇 点 点 撇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浮”字的意思

1.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脸上浮着微笑。

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

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

4.可移动的:浮财。

5.暂时的:浮记。浮支。

6.轻浮;浮躁:他人太浮,办事不踏实。

7.空虚;不切实:浮名。浮夸。

8.超过;多余:人浮于事。浮额。

9.姓。

“浮”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ú ㄈㄨˊ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暂时的:浮记。浮支。可移动的:浮财。浮荡。浮吊。浮动。超过,多余:人浮于事。呈现,涌现:浮现。浮想。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浮脉。

英语 to float, drift, waft; to exceed; superfluous

“筠”字共有2个读音: [yún]   [jūn]  

筠

汉字
读音[yún][jūn]
注音ㄩㄣˊ|ㄐㄩㄣ
部首[竹]  竹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7
异体字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B60
其它编码五笔:tfqu 仓颉:hgpm 郑码:mbrt 四角:88127
笔顺编码3143141213541
笔顺笔画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ノフ丶一
笔顺名称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竖 提 撇 横折钩 点 提

“筠”字的意思

[yún]

1.竹子的青皮。

2.借指竹子。

[jūn]

筠连(Jūnlián),地名,在四川。

“筠”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ún ㄩㄣˊ

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竹子:“柴门空闭锁松筠”。

其它字义

jūn ㄐㄩㄣˉ

 ◎ 〔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

英语 bamboo skin; bamboo

德语 Bambus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