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重叠的山峰。
⒈ 重迭的山峰。
引唐 王勃 《焦岸早行和陆四》:“复嶂迷晴色,虚巖辨暗流。”
《水浒后传》第二回:“﹝ 登云山 ﹞周围层峦复嶂,只有山前一条大路。”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诗:“复嶂行看尽,环洲远更迎。”
“嶂”字共有1个读音: [zhàng]
汉字 | 嶂 |
---|---|
读音 | [zhàng] |
注音 | ㄓㄤˋ |
部首 | [山] 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1 |
异体字 | 障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82 |
其它编码 | 五笔:mujh 仓颉:uytj 郑码:llke 四角:20746 |
笔顺编码 | 25241431251112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竖 竖折/竖弯 竖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层峦叠嶂。
基本字义
嶂
zhàng ㄓㄤˋ
◎ 形容高险像屏障的山:层峦叠嶂。
英语 cliff; mountain barrier
德语 Felsvorsprung, Kliff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