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放假的意思

fàngjià

放假


拼音fàng jià
注音ㄈㄤˋ ㄐ一ㄚˋ
词性动词

近义休假

词语解释

放假[ fàng jià ]

⒈  停止学习或工作,休息,度过假日。

have a holiday or vacation;

引证解释

⒈  在规定的日期停止工作或学习。

唐 皎然 张荐 《七言乐语联句》:“戍客归来见妻子,学生放假偷向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四海承平日久,輦下繁富百倍,外方灯市之盛,日新月异,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省署为空。”
清 陈维崧 《丰乐楼·辛酉元夜》词:“昇平士女,京国楼臺,荷九重放假。”
巴金 《家》二:“我们学堂上个礼拜就放假了。说是经费缺少,所以早点放学。”

国语辞典

放假[ fàng jià ]

⒈  假日停止工作。

如:「国庆日放假一天。」

休假

英语to have a holiday or vacation

德语Ferien machen

法语donner un congé, être en vacances

“放”字共有1个读音: [fàng]  

放

汉字
读音[fàng]
注音ㄈㄤˋ
部首[攵]  反文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4
异体字 匚 紡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3E
其它编码五笔:yty 仓颉:ysok 郑码:symo 四角:08240
笔顺编码41533134
笔顺笔画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撇 捺

“放”字的意思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

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

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

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

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

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

7.点燃:放火。放爆竹。

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

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

10.姓。

“放”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àng ㄈㄤˋ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散(sàn):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驱逐到远方去:放逐。放黜。流放。到基层去: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发出:放电。放毒。放光。发放。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放债。放贷。扩展:放大。放宽。花开:百花齐放。心花怒放。搁、置: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至:放乎四海。摩顶放踵。

英语 put, release, free, liberate

德语 freilassen, gehen lassen, platzieren, setzen (V)

“假”字共有2个读音: [jiǎ]   [jià]  

假

汉字
读音[jiǎ][jià]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9
异体字 叚 仮 ????
字形结构左中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047
其它编码五笔:wnhc 仓颉:orse 郑码:nxxx 四角:27247
笔顺编码32512115154
笔顺笔画ノ丨フ一丨一一フ一フ丶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横折 横 横撇/横钩 捺

“假”字的意思

[jiǎ]

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假话。假发。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

2.假定:假设。假说。

3.假如:假若。假使。

4.借用: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

5.姓。

[jià]

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请假。暑假。病假。婚假。春节有三天假。

“假”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ǎ ㄐㄧㄚˇ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其它字义

jià ㄐㄧㄚˋ

 ◎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英语 falsehood, deception; vacation

德语 leihen (V)​,falsch, künstlich (Adj)​,Ferien, Semesterferien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