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盛大。
例声名鼎鼎。
英great; be very important;
⒈ 形体怠缓貌。
引《礼记·檀弓上》:“故丧事虽遽不陵节,吉事虽止不怠。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葢犹犹尔。”
郑玄 注:“鼎鼎,谓大舒。”
孔颖达 疏:“若吉事鼎鼎尔,不自严敬,则如小人然,形体宽慢也。”
明 张煌言 《山中屡空泊如也偶读渊明飢驱句犹觉其未介遂作反乞食诗仍用其韵》:“奈何饕餮者,朶颐鼎鼎来。”
⒉ 引申为蹉跎。
引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宋 陆游 《老身》诗:“百年殊鼎鼎,万事祇悠悠。”
康有为 《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诗:“鼎鼎百年言笑速,悠悠万里别离难。”
⒊ 盛大。
引唐 元稹 《高荷》诗:“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
清 梁章鉅 《浪跡丛谈·金衙庄》:“相府潭潭兼旷奥,侯门鼎鼎半萧森。”
姚华 《曲海一勺》:“无赫赫之位,乏鼎鼎之声。”
⒈ 盛大的样子。
例如:「他是医学界鼎鼎有名的外科医生。」
英语great, very important
德语prima (Adj), super (Adj)
法语très important
“鼎”字共有1个读音: [dǐng]
汉字 | 鼎 |
---|---|
读音 | [dǐng] |
注音 | ㄉㄧㄥˇ |
部首 | [鼎] 鼎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0 |
异体字 | 㫀 鐤 鼑 ???? ???? ???? ???? ???? ???? ???? ???? 䁀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F0E |
其它编码 | 五笔:hndn 仓颉:buvml 郑码:lznx 四角:22227 |
笔顺编码 | 25111513212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折撇/竖折折 横 撇 竖 横 竖 横折 |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
3.大:鼎力。鼎言。
4.锅。
5.姓。
6.正当;正在:鼎盛。
鼎
dǐng ㄉㄧㄥˇ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英语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德语 Antikes Kochgefäß mit zwei Griffen und drei oder vier Standbeinen (S),Dreifuß (S),kaiserliche Macht (S),Kessel (S),Macht (S),Opfergefäß (S),Symbol für das Reich (S),Urne (S),errichten (V),fest (Adj),stark (Adv),Ding (Eig, Fam),Klassenzeichen , Radikal Nr. 206 ,Ding (antikes Kochgefäß mit zwei Handgriffen und drei oder vier Beinen) (S)
“鼎”字共有1个读音: [dǐng]
汉字 | 鼎 |
---|---|
读音 | [dǐng] |
注音 | ㄉㄧㄥˇ |
部首 | [鼎] 鼎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0 |
异体字 | 㫀 鐤 鼑 ???? ???? ???? ???? ???? ???? ???? ???? 䁀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F0E |
其它编码 | 五笔:hndn 仓颉:buvml 郑码:lznx 四角:22227 |
笔顺编码 | 25111513212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折撇/竖折折 横 撇 竖 横 竖 横折 |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
3.大:鼎力。鼎言。
4.锅。
5.姓。
6.正当;正在:鼎盛。
鼎
dǐng ㄉㄧㄥˇ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英语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德语 Antikes Kochgefäß mit zwei Griffen und drei oder vier Standbeinen (S),Dreifuß (S),kaiserliche Macht (S),Kessel (S),Macht (S),Opfergefäß (S),Symbol für das Reich (S),Urne (S),errichten (V),fest (Adj),stark (Adv),Ding (Eig, Fam),Klassenzeichen , Radikal Nr. 206 ,Ding (antikes Kochgefäß mit zwei Handgriffen und drei oder vier Bein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