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动事的意思

dòngshì

动事


拼音dòng shì
注音ㄉㄨㄥˋ ㄕˋ

繁体動事

词语解释

动事[ dòng shì ]

⒈  谓治理经国大业。

⒉  指日常应用器具。

引证解释

⒈  谓治理经国大业。

《史记·秦始皇本纪》:“应时动事,是维皇帝。”

⒉  指日常应用器具。参见“动使”。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民俗》:“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指引买卖之类。”
宋 吴自牧 《四司六局筵会假赁》:“如富豪士庶吉筵凶席,合用椅卓,陈设书画,器皿盘合动事之类,则顾唤局分人员,俱可完备,凡事毋苟。”

国语辞典

动事[ dòng shì ]

⒈  国家重大建设事宜。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应时动事,是维皇帝。」

⒉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器具。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民俗》:「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

“动”字共有1个读音: [dòng]  

动

汉字
读音[dòng]
注音ㄉㄨㄥˋ
部首[力]  力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動 働 㣫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2A8
其它编码五笔:fcln|fcet 仓颉:miks 郑码:bdzy 四角:14727
笔顺编码115453
笔顺笔画一一フ丶フノ
笔顺名称 横 横 撇折 点 横折钩 撇

“动”字的意思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

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

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

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

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

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

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

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动”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動)

dòng ㄉㄨㄥˋ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使开始发生:发动。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非静止的:动画。可变的:动产。行为:举动。动作。常常:动辄得咎。

英语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德语 agieren (V)​,bewegen (V)​,handeln (V)

“事”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事

汉字
读音[shì]
注音ㄕˋ
部首[亅]  竖钩
笔画总笔画:8 部外:7
异体字 㕝 亊 叓 ????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8B
其它编码五笔:gkvh 仓颉:jlln 郑码:djxb 四角:50007
笔顺编码12515112
笔顺笔画一丨フ一フ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 横 竖钩

“事”字的意思

1.事情:国事。公事。

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

3.职业:谋事。

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

5.从事:大事宣传。

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事”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ì ㄕˋ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职业:谋事(指找职业)。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服侍:事父母。

英语 affair, matter, business; to serve; accident, incident

德语 Angelegenheit, Ereignis, Geschäft; Unfall (S)​,Angelegenheit (S)​,Sache (S)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