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芋艿。因成熟较晩,常于冬天食用,故称。
⒈ 指芋艿。因成熟较晚,常于冬天食用,故称。
引唐 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
宋 陆游 《岁暮》诗:“冻芋浊醪邀里巷,昏烟湿雪暗郊墟。”
“冻”字共有1个读音: [dòng]
汉字 | 冻 |
---|---|
读音 | [dòng] |
注音 | ㄉㄨㄥˋ |
部首 | [冫] 两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凍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BB |
其它编码 | 五笔:uaiy 仓颉:imkd 郑码:tdhk 四角:34194 |
笔顺编码 | 4115234 |
笔顺笔画 | 丶一一フ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提 横 撇折 竖钩 撇 点 |
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不冻港。缸里的水冻了。白菜要抢收入窖,不能让它冻坏。
2.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肉冻儿。鱼冻儿。
3.受冷或感到冷:今天衣服穿少了,真冻得慌。
4.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冻害。我的脚冻了。
5.姓。
基本字义
冻
(凍)
dòng ㄉㄨㄥˋ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冻结。冻害。冻馁。汤汁凝成的胶体:鱼冻。肉冻。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冻得慌。防冻。冻伤。冻疮。英语 freeze; cold, congeal; jelly
“芋”字共有1个读音: [yù]
汉字 | 芋 |
---|---|
读音 | [yù] |
注音 | ㄩˋ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芌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28B |
其它编码 | 五笔:agfj 仓颉:tmd 郑码:ead 四角:44401 |
笔顺编码 | 12211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 横 竖钩 |
1.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椭圆形或卵形,叶子略呈卵形,有长柄,花黄绿色。块茎含淀粉多,供食用。
2.这种植物的块茎。‖通称芋头,也叫芋艿。
3.泛指马铃薯、甘薯等植物:洋芋。山芋。
基本字义
芋
yù ㄩˋ
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植培。地下有肉质的球茎,含淀粉很多,可供食用,亦可药用。俗称“芋奶”、“芋艿”、“芋头”。指“马铃薯”:洋芋。指“甘薯”:山芋。指“荸荠”:乌芋。英语 taro
德语 T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