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洞泄”。
⒉ 洞泻,腹泻。
⒈ 见“洞泄”。亦作“洞洩”。洞泻,腹泻。
引《素问·金匮真言论》:“仲夏善病胸脇,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宋 李纲 《再与吴元中书》:“病洞洩,则有虚脱之理,必以热药补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良药滋补,未必能使人骤健;而峻剂攻伐,一饮之则洞泄。”
“洞”字共有1个读音: [dòng]
汉字 | 洞 |
---|---|
读音 | [dòng] |
注音 | ㄉㄨㄥ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䆚 硐 迵 洞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1E |
其它编码 | 五笔:imgk 仓颉:ebmr 郑码:vld 四角:37120 |
笔顺编码 | 441251251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竖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
[dòng]
1.洞穴;窟窿。
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
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
[tóng]地名,洪洞
基本字义
洞
dòng ㄉㄨㄥˋ
窟窿,深穴,孔:洞穴。山洞。洞箫。空洞。漏洞。洞府。洞天。打洞,打成洞(穿透):一狼洞其中。透彻地,清楚地:洞悉。洞穿。说数字时用来代替零。英语 cave, grotto; ravine; hole
德语 Loch (im Zahn) (S, 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