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中国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汉代曾设督军御史,三国时尚有,为监军之官。北洋军阀时期将地方的军政长官都督改长督军(如省督军)。民国初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英Tuchun; military governor of a province;
⒈ 汉 代监督军队的官员。后为统领军队的大将。
引《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处 光 之右,盖以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 《裴氏家记》:“﹝ 裴儁 ﹞子 越,字 令绪,为 蜀 督军。”
《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罢 山阳国 督军,除其禁制。”
⒉ 统率指挥军队。
引《旧唐书·张仁愿传》:“春,还朝,秋,復督军备边。”
⒊ 北洋军阀统治在各省所设置的军事首脑的称号。实际上总揽全省军事政治大权。
引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农民对政府如总统、督军、县长等还比较不留心,这班乡里王才真正是他们的‘长上’。”
巴金 《家》二:“据说校长跟督军有点关系,所以拿钱要方便一点。”
⒈ 监军或统兵的长官。
⒉ 民国初年,各省军事长官曾称督军。
“督”字共有1个读音: [dū]
汉字 | 督 |
---|---|
读音 | [dū] |
注音 | ㄉㄨ |
部首 | [目] 目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8 |
异体字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763 |
其它编码 | 五笔:hich 仓颉:yebu 郑码:idxl 四角:27604 |
笔顺编码 | 2112345425111 |
笔顺笔画 | 丨一一丨ノ丶フ丶丨フ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 横 竖 撇 点 横撇/横钩 捺 竖 横折 横 横 横 |
1.监督指挥:督战。督办。督师。督率。
2.姓。
基本字义
督
dū ㄉㄨˉ
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shuài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英语 supervise, oversee, direct
德语 beaufsichtigen, kontrollieren, überwachen (V)
“军”字共有1个读音: [jūn]
汉字 | 军 |
---|---|
读音 | [jūn] |
注音 | ㄐㄩㄣ |
部首 | [冖] 秃宝盖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軍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9B |
其它编码 | 五笔:plj 仓颉:bkq 郑码:wwhe 四角:37504 |
笔顺编码 | 451512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フ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横 撇折 横 竖 |
1.军队:我军。陆军。解放军。参军。裁军。生产大军。劳动后备军。
2.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师:第一军。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军。
3.(Jūn)姓。
基本字义
军
(軍)
jūn ㄐㄩㄣˉ
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英语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德语 Armee, 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