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断阙”。
⒉ 残缺。
⒈ 亦作“断闕”。残缺。
引明 文徵明 《跋宋高宗<石经>残本》:“右小字《石经》残本百叶,约万有五千言,前后断缺,无书人名氏。”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引 陆文裕 《藏书目序》:“间有残本不售者,往往廉取之,故余之书多断闕。”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碑额断缺,无从辨其姓氏。”
“断”字共有1个读音: [duàn]
汉字 | 断 |
---|---|
读音 | [duàn] |
注音 | ㄉㄨㄢˋ |
部首 | [斤] 斤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斷 㫁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斷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AD |
其它编码 | 五笔:onrh 仓颉:vdhml 郑码:ufzd 四角:22721 |
笔顺编码 | 43123453312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丨ノ丶フノノ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竖 撇 点 竖折/竖弯 撇 撇 横 竖 |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
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
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
6.姓。
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断
(斷)
duàn ㄉㄨㄢˋ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判定,决定: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一定,绝对:断乎不可。断然施行。英语
sever, cut off; interrupt
德语 absolut ,entschieden ,zerbrechen, abbrechen, aufgeben, unterlassen
“缺”字共有1个读音: [quē]
汉字 | 缺 |
---|---|
读音 | [quē] |
注音 | ㄑㄩㄝ |
部首 | [缶] 缶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4 |
异体字 | ???? ???? ???? ???? 缼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3A |
其它编码 | 五笔:rmnw|tfbw 仓颉:oudk 郑码:maxg 四角:85780 |
笔顺编码 | 311252513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丨フ丨フ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竖 竖折/竖弯 竖 横折 横 撇 捺 |
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庄稼缺肥缺水就长不好。
2.残破;残缺:缺口。完满无缺。这本书缺了两页。
3.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
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肥缺。补一个缺。
基本字义
缺
quē ㄑㄩㄝˉ
不够:缺乏。缺少。缺憾。欠缺。缺漏。残破:缺点。缺口。缺陷。空额(指职位):缺额。补缺。该到而未到:缺勤。缺席。英语 be short of, lack; gap, deficit
德语 mangeln, fehlen (V),lückenhaft, schadhaft, mangelha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