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多故的意思

duō

多故


拼音duō gù
注音ㄉㄨㄛ ㄍㄨˋ

词语解释

多故[ duō gù ]

⒈  多变乱,多患难。

⒉  多诡诈。

引证解释

⒈  多变乱,多患难。

《国语·郑语》:“桓公 ……问於 史伯 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
韦昭 注:“故,犹难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及 吕后 时,事多故矣,然 平 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昔以中州多故,旧邦丧乱。随侍先臣,远庇有道,爰客逃难,求食而已。”
唐 常衮 《授李忠臣右仆射制》:“往者寇孽乱常, 关 洛 多故,爰奋其旅,以先启行。”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你们两个切切不可拘定了《左传》上的‘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这两句话。那 晋 太子 申生,原是处在一个家庭多故的时候,所以他那班臣子纔有这番议论。”

⒉  多诡诈。

《淮南子·主术训》:“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
高诱 注:“故,诈。”

国语辞典

多故[ duō gù ]

⒈  多患难。

《国语·郑语》:「王室多故,余惧及焉。」
《文选·班彪·北征赋》:「揽余涕以於邑兮,哀生民之多故。」

⒉  多机巧伪诈。

《淮南子·主术》:「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

“多”字共有1个读音: [duō]  

多

汉字
读音[duō]
注音ㄉㄨㄛ
部首[夕]  夕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夛 ???? ???? ????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1A
其它编码五笔:qqu 仓颉:nini 郑码:rsrs 四角:27207
笔顺编码354354
笔顺笔画ノフ丶ノフ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撇/横钩 点 撇 横撇/横钩 点

“多”字的意思

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

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

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

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

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

6.姓。

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

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多”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uō ㄉㄨㄛˉ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多难(nàn )兴(xīng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义必自毙。数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多余。一年多。过分,不必要的:多嘴。多心。多此一举。相差的程度大:好得多。表示惊异、赞叹:多好。表示某种程度: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表疑问:有多大呢?多会儿?姓。

英语 much, many; more than, over

德语 viel

“故”字共有1个读音: [gù]  

故

汉字
读音[gù]
注音ㄍㄨˋ
部首[攵]  反文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5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45
其它编码五笔:dty 仓颉:jrok 郑码:edjm 四角:48640
笔顺编码122513134
笔顺笔画一丨丨フ一ノ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撇 横 撇 捺

“故”字的意思

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

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

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

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

5.姓。

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

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

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故”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ù ㄍㄨˋ

意外的事情:事故。变故。故障。原因:缘故。原故。有心,存心: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老,旧,过去的,原来的: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死亡(指人):故去。病故。所以,因此:故此。故而。古同“顾”,反而。

英语 ancient, old; reason, because

德语 daher, deshalb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