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后以“裁锦”比喻为官治邑。
⒈ 参见“製锦”。参见“製锦”。
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后以“裁锦”比喻为官治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陛下《渭阳》兴念,宠及老臣,使夜行罪人,裁锦万里,敬奉明敕,不敢失堕。”
⒈ 战国时,郑国子产以学习剪裁美锦来比喻为政以前必先学,而后方能治。典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后即以裁锦比喻作官。
“裁”字共有1个读音: [cái]
汉字 | 裁 |
---|---|
读音 | [cái] |
注音 | ㄘㄞˊ |
部首 | [衣] 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6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8C1 |
其它编码 | 五笔:faye 仓颉:jiyhv 郑码:ehsr 四角:43750 |
笔顺编码 | 1214135345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丶一ノフノ丶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点 横 撇 竖提 撇 点 斜钩 撇 点 |
1.安排取舍(多用于文学艺术):别出心裁。《唐诗别裁》。
2.文章的体制、格式:体裁。
3.衡量;判断:裁判。裁决。
4.控制;抑止:裁制。制裁。独裁。
基本字义
裁
cái ㄘㄞˊ
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裁剪。裁缝。裁衣。对裁。 减除,去掉一部分:裁减。裁军。裁员。 决定,判断:裁判。裁夺(考虑决定)。裁决。裁度(duó)。裁断。 安排取舍:体裁。别裁。独出心裁。 节制,抑止:制裁。独裁。 杀:自裁。 古同“才”,仅,方。英语 cut out; decrease
德语 herausgeschnitten (als Kleid), geschnitten, Ordnung, verringern, vermindern, Entscheidung, Urteil
“锦”字共有1个读音: [jǐn]
汉字 | 锦 |
---|---|
读音 | [jǐn] |
注音 | ㄐㄧㄣˇ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8 |
异体字 | 錦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錦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526 |
其它编码 | 五笔:qrmh 仓颉:ophab 郑码:pnli 四角:86727 |
笔顺编码 | 3111532511252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ノ丨フ一一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钩 竖 |
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
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基本字义
锦
(錦)
jǐn ㄐㄧㄣˇ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旗。锦屏。锦标。锦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锦锦山河”、“锦锦前程)”。锦上添花。鲜明美丽:锦霞。锦缎。锦笺。锦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英语 brocade, tapestry; embroidered
德语 Brokat (S),schön, elegant, glänzend, bunt, prächtig, prachtvoll, pompös (Adj),Jin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