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府的意思

èr

二府


拼音èr fǔ
注音ㄦˋ ㄈㄨˇ

词语解释

二府[ èr fǔ ]

⒈  汉代称丞相与御史。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指大肠小肠。明、清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称丞相与御史。

《汉书·刘向传》:“今二府奏佞讇不当在位。”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二府,丞相、御史也。”
《后汉书·何敞传》:“二府闻 敞 行,皆遣主者随之。”
章炳麟 《秦政记》:“武帝 以降,国之辅拂,不任二府。”

⒉  宋 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

《宋史·职官志二》:“宋 初,循 唐 五代 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宋 王安石 《父制诰》:“践更二府,执国机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建炎 维扬 南渡时,虽甚苍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 黄 相者。”

⒊  明、清 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 安东 做了两年,又到 四川 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纔陞到这里。”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里的二府就合 茌平 的这位 胡太爷 是儿女亲家。”

⒋  指大肠小肠。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吾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府滑,百药不瘥。取倒黏子嫩叶蒸之,焙燥为末,以酒糊为丸,日吞百餘,二府皆平復。”

国语辞典

二府[ èr fǔ ]

⒈  宋时因中书省、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权,故称为「二府」。

⒉  明、清时俗称各府同知为「二府」。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东做了二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才升到这里。」

“二”字共有1个读音: [èr]  

二

汉字
读音[èr]
注音ㄦˋ
部首[二]  二字旁
笔画总笔画:2 部外:0
异体字 弍 貳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8C
其它编码五笔:fgg 仓颉:mm 郑码:bd 四角:10100
笔顺编码11
笔顺笔画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横

“二”字的意思

1.数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数:一穷二白。

3.两样:不二价。

“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èr ㄦˋ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双,比:独一无二。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英语 two; twice

德语 zwei (2)​ (Num)​,Radikal Nr. 7 = zwei (2)​ (Sprachw)

“府”字共有1个读音: [fǔ]  

府

汉字
读音[fǔ]
注音ㄈㄨˇ
部首[广]  广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 腑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E9C
其它编码五笔:ywfi|owfi 仓颉:iodi 郑码:tgnd 四角:00240
笔顺编码41332124
笔顺笔画丶一ノノ丨一丨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撇 竖 横 竖钩 点

“府”字的意思

1.旧时指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指国家政权机关:官府。政府。

2.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府库。

3.旧时指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指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府。元首府。总统府。

4.敬辞,称对方的家:贵府。

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开封府。济南府。

6.又同“腑”。

“府”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ǔ ㄈㄨˇ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官府。古同“腑”,脏腑。

英语 prefecture; prefect; government

德语 Präfektur (S)​,Schloss, Villa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