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阿邑。无所可否,曲意迎合。
⒈ 犹阿邑。无所可否,曲意迎合。
引《新唐书·杨再思传》:“居宰相十餘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
《新唐书·李齐远传》:“宰相内殿对已, 齐远 常次进,帝与参决大事。既无学,暗于大体,第以甘言阿匼而已。”
⒈ 谄媚迎合的样子。
引《新唐书·卷一〇一·萧瑀传》:「杞对上或谄谀阿匼,复厉言:『杞词不正!』」
“阿”字共有2个读音: [ā] [ē]
汉字 | 阿 |
---|---|
读音 | [ā][ē] |
注音 | ㄚ|ㄜ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3F |
其它编码 | 五笔:bskg 仓颉:nlmnr 郑码:yaj 四角:71220 |
笔顺编码 | 5212512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丨フ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
[ā]
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阿大。阿宝。阿唐。
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
[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谀。刚直不阿。阿其所好。
2.大的丘陵:崇阿。
3.弯曲的地方:山阿。
4.指山东东阿:阿胶。
5.姓。
基本字义
阿
ā ㄚˉ
◎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它字义
阿
ē ㄜˉ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凹曲处:山阿。英语
prefix for people's names; used in transliteration
德语 Partikel
“匼”字共有2个读音: [kē] [qià]
汉字 | 匼 |
---|---|
读音 | [kē][qià] |
注音 | ㄎㄜ|ㄑㄧㄚˋ |
部首 | [匚] 三匡栏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鉿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3C |
其它编码 | 五笔:awgk 仓颉:somr 郑码:hoaj 四角:71716 |
笔顺编码 | 13412515 |
笔顺笔画 | 一ノ丶一丨フ一フ |
笔顺名称 | 横 撇 捺 横 竖 横折 横 竖折/竖弯 |
[kē]
〔匼匝〕周匝环绕,如“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
[qià]古同“帢”,古代的一种头巾。
基本字义
匼
kē ㄎㄜˉ
◎ 〔匼匝〕周匝环绕,如“参差树若插,匼匼云如抱。”
其它字义
匼
qià ㄑㄧㄚˋ
◎ 古同“帢”,古代的一种头巾。
德语 Kopftuc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