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飞扬的灰土。亦喻指尘世;尘俗。
⒈ 飞扬的灰土。亦喻指尘世;尘俗。
引宋 苏辙 《御风辞》:“天地肃然,尘壒皆尽。”
宋 赵抃 《题周敦颐濂溪书堂》诗:“清深远城市,洁浄去尘壒。”
明 李东阳 《和萧封君凤仪遗诗四十韵》:“东吴 有 萧子,结髮称奇男。昂霄出尘壒,气与虹蜺参。”
清 姚鼐 《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为文,高言洁韵,远出尘壒之外。”
王旡生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以鸿冥蝉蜕於尘壒之外,见浊世之不可一日居。”
“尘”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
汉字 | 尘 |
---|---|
读音 | [chén] |
注音 | ㄔㄣˊ |
部首 | [小] 小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塵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塵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C18 |
其它编码 | 五笔:iff 仓颉:fg 郑码:kob 四角:90104 |
笔顺编码 | 234121 |
笔顺笔画 | 丨ノ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撇 点 横 竖 横 |
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
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
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尘
(塵)
chén ㄔㄣˊ
飞扬的灰土:尘土。尘埃。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甚嚣尘上。望尘莫及。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尘。尘世。英语
dust, dirt, ashes, cinders
德语 Erde ,Sta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