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城门两旁的瞭望阁楼。
英the watch tower on either side of the city gate;
⒉ 宫殿。
英imperial palace;
⒊ 城市,特指京城。
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英city; capital;
⒈ 城门两边的望楼。
引《诗·郑风·子衿》:“佻兮达兮,在城闕兮。”
孔颖达 疏:“谓城上之别有高闕,非宫闕也。”
⒉ 都城,京城。
引汉 张衡 《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轔轔,殿未出乎城闕,斾已返乎郊畛。”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嘉宾填城闕,丰膳出中厨。”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歛贡城闕。”
仇兆鳌 注:“京师有闕,得称城闕。”
⒊ 宫阙。帝王所居之处。
引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不得束身奔走,稽顙城闕。”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九重城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后土词渎慢》:“即令黄衣人復引余过数城闕,止一殿庭。”
⒈ 城门上的望楼。
引《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⒉ 都城、京城。
引三国魏·曹植〈赠丁翼〉诗:「嘉宾填城阙,丰膳出中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⒊ 宫阙,天子居住的地方。
引唐·白居易〈长恨歌〉:「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行勾三四十里,忽到一处,城阙壮丽。」
“城”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g]
汉字 | 城 |
---|---|
读音 | [chéng] |
注音 | ㄔㄥ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CE |
其它编码 | 五笔:fdnt|fdnn 仓颉:gihs 郑码:bhv 四角:43150 |
笔顺编码 | 1211355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一ノフ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提 横 撇 横折钩 斜钩 撇 点 |
1.城墙:城外。万里长城。
2.城墙以内的地方:城区。东城。
3.城市(跟“乡”相对):山城。进城。满城风雨。连下数城。城乡物资交流。
基本字义
城
chéng ㄔㄥˊ
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英语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德语 Stadtmauer, Mauer, Wall (S, Geo)
“阙”字共有2个读音: [quē] [què]
汉字 | 阙 |
---|---|
读音 | [quē][què] |
注音 | ㄑㄩㄝ|ㄑㄩㄝˋ |
部首 | [门] 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闕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闕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19 |
其它编码 | 五笔:uubw 仓颉:lstuo 郑码:tlzr 四角:37482 |
笔顺编码 | 4254315233534 |
笔顺笔画 | 丶丨フ丶ノ一フ丨ノ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竖折/竖弯 竖 撇 撇 横撇/横钩 撇 点 |
[quē]
1.过失;疏失:衮职有阙。
2.同“缺”。
[què]1.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宫阙。伏阙(跪在宫门前)。
2.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3.姓。
基本字义
阙
(闕)
quē ㄑㄩㄝ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过错:阙失。姓。其它字义
阙
(闕)
què ㄑㄩㄝˋ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英语 watch tower; palace
德语 Mangel, Manko (S),Unzulänglichkeit (S),Que (Eig, Fam),Wachturm über dem Stadttor (S),Fehler (S),Kaiserstadt (S),Palasttor (S),Reichsstadt (S),kaiserlich (Adj),Que (Eig, Fam),Mangel (S),abnehmen (V),fehlen (V),gebraucht wie 缺 ,unzureich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