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正当的言词,好话。
例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英proper words;
⒉ 正直的、无所忌惮的话。
英straight talk;
⒈ 善言;正当的言论。
引《书·皋陶谟》:“禹 拜昌言曰:‘俞!’”
孔颖达 疏:“禹 乃拜受其当理之言。”
《汉书·王莽传中》:“嘉新公 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 明德侯 刘龚、率礼侯 刘嘉 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
颜师古 注:“昌,当也。”
《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之一:“缓步归天仗,昌言悦圣衷。”
⒉ 谓直言不讳。
引《后汉书·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軼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羣瑞。”
唐 高适 《三君咏·狄梁公》:“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宋 陈亮 《廷对策》:“十年之间,羣起而沮抑之,未能止其偏,去其伪,而天下之贤者先废而不用,旁观者亦为之发愤以昌言,则人心何繇而正乎!”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序:“识者深忧之,而未敢昌言也。”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印度 人不敢以反对 英国,经画独立昌言于众,而一寓其意于记念会。”
⒊ 犹倡言,提倡。昌,通“倡”。
引《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於是嚮之高谈革命、昌言勤王者,莫不感激欷歔。”
伧父 《清廷预备立宪》:“自甲午以至戊戌,变法之论虽甚盛,然尚未有昌言立宪者。”
⒈ 善言。
引《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技传·叶法善传》:「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⒉ 直言不讳。
引《后汉书·卷六〇上·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轶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群瑞。」
“昌”字共有1个读音: [chāng]
汉字 | 昌 |
---|---|
读音 | [chāng] |
注音 | ㄔㄤ |
部首 | [日] 日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倡 唱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60C |
其它编码 | 五笔:jjf 仓颉:aa 郑码:kkvv 四角:60600 |
笔顺编码 | 2511251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横 |
1.兴旺;兴盛:昌盛。昌明。
2.正当(dàng);美好:昌言。
3.姓。
基本字义
昌
chāng ㄔㄤˉ
兴盛:昌盛(shèng)。昌乐(lè)(兴盛康乐)。昌明(兴盛发达)。昌隆。善,正当:昌言(美言,正当的话)。昌言无忌(直言无隐)。古同“菖”,菖蒲。古同“猖”,凶猛。姓。英语 light of sun; good, proper
“言”字共有1个读音: [yán]
汉字 | 言 |
---|---|
读音 | [yán] |
注音 | ㄧㄢˊ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0 |
异体字 | 䇾 訁 ???? ???? ???? 讠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A00 |
其它编码 | 五笔:yyyy 仓颉:ymmr 郑码:sa 四角:00601 |
笔顺编码 | 4111251 |
笔顺笔画 | 丶一一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
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
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
4.姓。
基本字义
言
yán ㄧㄢˊ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姓。英语 words, speech; speak, say
德语 Wort, Wörter (S),sprechen (V),Yan (Eig, Fam),Radikal Nr. 149 = sprechen, sagen, Wort (Varianten: 讠, 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