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迩来的意思

ěrlái

迩来


拼音ěr lái
注音ㄦˇ ㄌㄞˊ

繁体邇來

词语解释

迩来[ ěr lái ]

⒈  最近以来。

recently;

引证解释

⒈  从某时以来;从那以来。

晋 王嘉 《拾遗记·蜀》:“及 春秋 时,有 子韦、子野、裨灶 之徒,权略虽险,未得其门。邇来世代兴亡,不復可记,因以相袭。”
唐 白居易 《念金銮子》诗之二:“忽然又不见,邇来三四春。”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太宗 时,有待詔 贾玄,以棊供奉,号为国手。邇来数十年,未有继者。”

⒉  犹近来。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邇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水浒传》第一〇一回:“邇来边庭多儆,国祚少寧。”
鲁迅 《书信集·致陈濬》:“邇来南朔奔波,所閲颇众,聚感积虑,发为狂言。”

国语辞典

迩来[ ěr lái ]

⒈  近来。

《红楼梦·第一二回》:「他二十来岁人,尚未取亲,迩来想著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儿告了消乏』等事。」

近来

“迩”字共有1个读音: [ěr]  

迩

汉字
读音[ěr]
注音ㄦˇ
部首[辶]  走之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邇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FE9
其它编码五笔:qipi 仓颉:ynf 郑码:wrko 四角:37309
笔顺编码35234454
笔顺笔画ノフ丨ノ丶丶フ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撇/横钩 竖钩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迩”字的意思

近:迩来(近来)。遐迩闻名(远近闻名)。

“迩”字的基本解释

(邇)

ěr ㄦˇ

近:迩来(近来)。遐迩闻名(形容名声大,“遐迩”,即“远近”)。迩言(浅显说话)。

英语 be near, be close; recently

“来”字共有1个读音: [lái]  

来

汉字
读音[lái]
注音ㄌㄞˊ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3
异体字 來 逨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765
其它编码五笔:goi|gusi 仓颉:dt 郑码:bdkv 四角:50900
笔顺编码1431234
笔顺笔画一丶ノ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来”字的意思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

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来”字的基本解释

(來)

lái ㄌㄞˊ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做某个动作:胡来。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姓。

英语 come, coming; return, returning

德语 kommen (V)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