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仆人的自称。
英servant;
⒈ 古指奴仆。亦为罪人与执役者及臣下的通称。
引《诗·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僕。”
毛 传:“古者有罪不入於刑,则役之圜土,以为臣僕。”
《晏子春秋·问上一》:“公任勇力之士,而轻臣僕之死,用兵无休,国罢民害。”
《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 白狼 等国﹞举种奉贡,称为臣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彼虽才能,终为我之臣僕,何敢以臣凌君,而忘其己为所立也。”
茅盾 《耶稣之死》五:“希律王 听到了 耶稣 的名声和他的行事,就对臣仆说:‘这是施洗的 约翰 从死里复活。’”
“臣”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
汉字 | 臣 |
---|---|
读音 | [chén] |
注音 | ㄔㄣˊ |
部首 | [臣] 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0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1E3 |
其它编码 | 五笔:ahnh 仓颉:slsl 郑码:ha 四角:71712 |
笔顺编码 | 125125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一丨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竖弯 |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
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3.姓。
基本字义
臣
chén ㄔㄣˊ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古人谦称自己。古代指男性奴隶:臣仆。臣虏。英语 minister, statesman, official
德语 Würdenträger (S),Beamte(r) ,Vasall
“仆”字共有2个读音: [pū] [pú]
汉字 | 仆 |
---|---|
读音 | [pū][pú] |
注音 | ㄆㄨ|ㄆㄨˊ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䞳 掊 踣 ???? 僕 㒒 䑑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僕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C6 |
其它编码 | 五笔:why 仓颉:oy 郑码:nid 四角:23200 |
笔顺编码 | 3224 |
笔顺笔画 | ノ丨丨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竖 点 |
[pú]
1.旧时受人雇佣、在生活上供役使的人:仆人。女仆。
2.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
[pū]向前跌倒:前仆后继。
仆
pū ㄆㄨ
向前跌倒:仆倒。前仆后继。仆
(僕)
pú ㄆㄨˊ
被人雇佣差遣服务的人,与“主”相对:仆人。仆从。 旧谦称“我”。英语 fall forward; lie prostrate, prone; servant
德语 Diener, Dienstmädch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