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楚调的意思

chǔdiào

楚调


拼音chǔ diào
注音ㄔㄨˇ ㄉ一ㄠˋ

繁体楚調

词语解释

楚调[ chǔ diào ]

⒈  楚地的曲调。常与吴弦、燕歌对举。后为乐府相和调之一。

引证解释

⒈  楚 地的曲调。常与 吴 弦、 燕 歌对举。后为乐府相和调之一。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解题》。

唐 陶翰 《燕歌行》:“请君留 楚 调,听我吟 燕 歌。”
唐 白居易 《醉别程秀才》诗:“吴 絃 楚 调 瀟湘 弄,为我慇懃送一盃。”
明 王世贞 《鸣凤记·秋夜女工》:“双蛾皱,嘆凤管吹残 楚 调,何日见阶前辐輳。”
清 魏源 《送陈太初出都》诗之二:“离弦忽 楚 调,促柱诉中孚。”

“楚”字共有1个读音: [chǔ]  

楚

汉字
读音[chǔ]
注音ㄔㄨˇ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9
异体字 䠂 椘 檚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95A
其它编码五笔:ssnh 仓颉:ddnyo 郑码:ffxi 四角:44801
笔顺编码1234123452134
笔顺笔画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フ丨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 撇 捺

“楚”字的意思

1.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

2.痛苦:苦楚。

3.清晰;整齐:清楚。衣冠楚楚。

4.周朝国名(?—前223)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带。为秦所灭。

5.朝代名。十国之一(907—951)。马殷建立。建都长沙,后为南唐所灭。

“楚”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ǔ ㄔㄨˇ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 中国春秋时国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楚剧。 痛苦: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清晰,鲜明,整洁:清楚。衣冠楚楚。 姓。

英语 name of feudal state; clear

德语 Dornenzweig (S)​,Gebüsch (S)​,Gestrüpp (S)​,Leiden, Schmerz, Kummer (S, Lit)​,Rute (S)​,klar, rein, ordentlich, genau (Adj)​,Chu (Eig, Fam)​,Chu (Bezeichung der Provinzen Hunan und besonders Hubei)​ (Eig, Geo)​,Chu - Königreich im Gebiet des heutigen Süd-China zu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475 bis 221 v. Chr.)​ (Eig, Gesch)​,Chu - Name eines alten Staates (Eig, Pol)​,Leiden, Schmerz, Qual (S)​,Chu - Königreich im Gebiet des heutigen Süd-China zur Zeit der Frühlings- und Herbstannalen (722 bis 481 v. Chr.)​ (Eig, Gesch)

“调”字共有3个读音: [tiáo]   [diào]   [zhōu]  

调

汉字
读音[tiáo][diào][zhōu]
注音ㄊㄧㄠˊ|ㄉㄧㄠˋ|ㄓㄡ
部首[讠]  言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8
异体字 調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調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C03
其它编码五笔:ymfk 仓颉:ivbgr 郑码:slbj 四角:37720
笔顺编码4535121251
笔顺笔画丶フノフ一丨一丨フ一
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撇 横折钩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调”字的意思

[diào]

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调动:岗位调整。

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调换:调座位。

[tiáo]

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zhōu]

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调”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調)

tiáo ㄊㄧㄠˊ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其它字义

(調)

diào ㄉㄧㄠˋ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调动:岗位调整。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调查:调研。内查外调。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调换:调座位。

其它字义

(調)

zhōu ㄓㄡ

 ◎ 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英语 transfer, move, change; tune

德语 einen Streit schlichten (V)​,in Einklang stehen (V)​,Instrumente aufeinander abstimmen (V)​,mischen, einblenden (V)​,regulieren (V)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