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词林的意思

lín

词林


拼音cí lín
注音ㄘˊ ㄌ一ㄣˊ

繁体詞林

词语解释

词林[ cí lín ]

⒈  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⒉  词坛。

⒊  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南朝 梁 萧统 《答晋安王书》:“殽核坟史,渔猎词林。”

⒉  词坛。 宋 范公偁 《过庭录》:“许昌 郭挺 元杰,从 李方叔 学,久蒙训导。

方叔 死, 挺 有挽诗云:‘憔悴词林失俊英,已应精爽在 蓬瀛。’”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吾乡 公文介 公 鼐,万历 中,为词林宿望,诗文淹雅,絶句尤工。”
金婉 《为外录<词林正韵>毕书后》:“后此词林增善本,四声堪证 宋 名贤。”

⒊  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宋 王应麟 《玉海·圣文五·康定赐翰林飞白书》:“至和 元年九月, 王洙 为学士, 仁宗 尝以涂金龙水牋为飞白‘词林’二字赐之。”
元 卢亘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归钱塘》诗之二:“昭昭日月揭,胡为厌词林?”
严复 《救亡决论》:“至于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

国语辞典

词林[ cí lín ]

⒈  文人、文词荟萃的地方。

南朝梁·萧统〈答晋安王书〉:「殽核坟史,渔猎词林。」

⒉  明代洪武初年建翰林院,匾额题为词林,故通称翰林院为「词林」。

“词”字共有1个读音: [cí]  

词

汉字
读音[cí]
注音ㄘˊ
部首[讠]  言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5
异体字 詞 䛐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BCD
其它编码五笔:yngk 仓颉:ivsmr 郑码:syaj 四角:37720
笔顺编码4551251
笔顺笔画丶フフ一丨フ一
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词”字的意思

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

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词”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詞)

cí ㄘˊ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英语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德语 Arbeiten, Diktion, klassisches chinesisches Gedicht, Phrasen, Wort (Eig)

“林”字共有1个读音: [lín]  

林

汉字
读音[lín]
注音ㄌㄧㄣˊ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4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797
其它编码五笔:ssy 仓颉:dd 郑码:ffvv 四角:44990
笔顺编码12341234
笔顺笔画一丨ノ丶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林”字的意思

1.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林。竹林。

2.林业:农、林、牧、副、渔。

3.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民族之林。碑林。

“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ín ㄌㄧㄣˊ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姓。

英语 forest, grove; surname

德语 Wald (S)​,Lin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