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
⒉ 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
⒈ 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
引《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浙江 温州府 曾有一个廪膳秀才,姓 韩 名 赞卿,屡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出贡,到京赴部听选,选得 广东 一个县学里的司训。”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随岑庵 却认得 金东崖,是那年出贡进京,到监时相会的。”
⒉ 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
引《儒林外史》第五回:“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
“贡”字共有1个读音: [gòng]
汉字 | 贡 |
---|---|
读音 | [gòng] |
注音 | ㄍㄨㄥˋ |
部首 | [贝] 贝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3 |
异体字 | 貢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貢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21 |
其它编码 | 五笔:amu 仓颉:mbo 郑码:bilo 四角:10802 |
笔顺编码 | 12125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
1.古代臣民或属国把物品献给朝廷:贡奉。贡米。
2.贡品:进贡。
3.封建时代称选拔(人才),荐给朝廷:贡生。贡院。
4.姓。
基本字义
贡
(貢)
gòng ㄍㄨㄥˋ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贡。纳贡。贡献。贡品。贡赋。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贡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贡举。姓。英语 offer tribute; tribute, gifts
德语 Tribut (Ge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