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冲撞,撞击。
⒉ 犹冒犯。
⒈ 亦作“冲激”。冲动激荡。
引《三国演义》第五六回:“﹝ 周瑜 ﹞箭疮未愈,因怒气冲激,疮口迸裂,昏絶于地。”
1. 冲撞,撞击。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故善治水者,引之使平,故无衝激之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水出山侧,頽波漰注,衝激横山。”
唐 元结 《小回中》诗:“水石相衝激,此中为小回。”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二·张司封》:“按《四朝闻见録》云:杭州 江岸,率多薪土,潮水衝激,不过三载輒坏。”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八章:“胸口被怒气和慌乱冲激着,忍不住突突地跳了起来。”
⒉ 犹冒犯。
引《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庞 某不知高低,夜来衝激老爹,被老爹拿了,烦望开恩,只饶恕这一遭!”
⒈ 冲动愤激。
引《三国演义·第五六回》:「箭疮未愈,因怒气冲激,疮口迸裂,昏绝于地。」
“激”字共有1个读音: [jī]
汉字 | 激 |
---|---|
读音 | [jī] |
注音 | ㄐㄧ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13 |
异体字 | 徼 滶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FC0 |
其它编码 | 五笔:iryt 仓颉:ehsk 郑码:vnsm 四角:38140 |
笔顺编码 | 441325114153313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撇 捺 |
1.(水)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江水冲到礁石上,激起六七尺高。激起了一场风波。
2.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他被雨水激着了。
3.用冷水冲或泡食物等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激一激。
4.使发作;使感情冲动:刺激。激怒。劝将不如激将。故意拿话激他。
5.(感情)激动:感激。激于义愤。
6.急剧;强烈:激战。激流。偏激。
7.姓。
基本字义
激
jī ㄐㄧˉ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激。激荡。激浊扬清(冲击污水,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激酸菜。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刺激。激励。感情冲动:感激。激动。激昂慷慨。急剧的,强烈的:激烈。激进。过分直率:激厉。激切。〔激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激光”。亦称“莱塞”、“镭射”。〔激光器〕产生激光的装置。〔激素〕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亦称“荷尔蒙”。鲜明:唇如激丹。英语 arouse, excite, incite; quic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