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赤色头巾。古代武士所服。
⒉ 借指士卒。
⒊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载,安阳城南亭西舍,有一老雄鸡,化而为人,冠赤帻。后因以借指雄鸡。
⒈ 赤色头巾。古代武士所服。
引《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吏常赤幘,成其威也。”
⒉ 借指士卒。
引宋 王以宁 《水调歌头·裴公亭怀古》词:“孙郎 前日豪健,颐指五都雄。起拥奇才剑客,十万银戈赤幘,歌鼓壮军容。”
清 陈章 《放羊行为改堂先生作》:“太守闻之诧至夕,亟修尺书走赤幘。”
⒊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载, 安阳 城南亭西舍,有一老雄鸡,化而为人,冠赤帻。后因以借指雄鸡。
引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踏藉盘桉翻,终日憎赤幘。”
宋 陆游 《赠老鸡》诗:“峨峨赤幘先羣辈,喔喔长鸣盖四郊。”
⒈ 古时武人束发的头巾。
引《三国演义·第五回》:「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
“赤”字共有1个读音: [chì]
汉字 | 赤 |
---|---|
读音 | [chì] |
注音 | ㄔˋ |
部首 | [赤] 赤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0 |
异体字 | 灻 烾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64 |
其它编码 | 五笔:fou 仓颉:glnc 郑码:bno 四角:40231 |
笔顺编码 | 12132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 竖钩 撇 点 |
1.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泛指红色:赤小豆。面红耳赤。
3.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赤卫队。
4.忠诚:赤胆。赤诚。
5.光着;露着(身体):赤脚。赤膊。
6.空:赤手空拳。
7.指赤金:金无足赤。
8.姓。
赤
chì ㄔˋ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赤字。 真诚,忠诚: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空无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脚(光脚)。英语 red; communist, 'red'; bare
德语 nackt, unbekleidet ,rot, feuerrot, scharlachrot
“帻”字共有1个读音: [zé]
汉字 | 帻 |
---|---|
读音 | [zé] |
注音 | ㄗㄜˊ |
部首 | [巾] 巾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幘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幘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E3B |
其它编码 | 五笔:mhgm 仓颉:lbqmo 郑码:licl 四角:45282 |
笔顺编码 | 252112125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一一丨一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钩 竖 横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
古代的一种头巾。
基本字义
帻
(幘)
zé ㄗㄜˊ
◎ 古代的头巾。
英语 turban; conical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