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出宰的意思

chūzǎi

出宰


拼音chū zǎi
注音ㄔㄨ ㄗㄞˇ

词语解释

出宰[ chū zǎi ]

⒈  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引证解释

⒈  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后汉书·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宋 梅尧臣 《送董著作知北海县》诗:“出宰得古邑,农鉏多带经。”
清 方苞 《巡抚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公墓志铭》:“公起荫子,厉学闻显,未壮出宰,厥猷已远。”
严复 《救亡决论》:“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出宰百里,入主曹司,珥笔登朝,公卿跬步。”

国语辞典

出宰[ chū zǎi ]

⒈  旧称由京官外放为县邑的首长。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唐·韩愈〈县斋读书〉诗:「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宰”字共有1个读音: [zǎi]  

宰

汉字
读音[zǎi]
注音ㄗㄞˇ
部首[宀]  宝盖头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7
异体字 ????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BB0
其它编码五笔:puj 仓颉:jytj 郑码:wdse 四角:30401
笔顺编码4454143112
笔顺笔画丶丶フ丶一丶ノ一一丨
笔顺名称 点 点 横撇/横钩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宰”字的意思

1.主管;主持:主宰。

2.古代官名:县宰。邑宰。

3.姓。

4.杀(牲畜、家禽等):屠宰。杀猪宰羊。

5.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挨宰。宰人。

“宰”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ǎi ㄗㄞˇ

杀牲畜:宰杀。屠宰。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 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 古代官名:宰相(xiàng )。宰辅。太宰。宰官。 主管、主持:主宰。宰制。

英语 to slaughter; to rule

德语 über etw.herrschen ,schlacht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