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昏暗不明。
⒉ 指义理幽晦不明。
⒊ 不光明正大;不光明磊落。
⒋ 愚昧。
⒌ 指愚昧之人。
⒍ 埋没,湮没。
⒈ 昏暗不明。
引《汉书·元帝纪》:“阴阳未调,三光晻昧,元元大困,流散道路。”
颜师古 注:“晻与暗同,又音乌感反。”
唐 戴君孚 《广异记·朱敖》:“黑云腾踊,中掣火电,须臾晻昧,骤雨如泻。”
⒉ 指义理幽晦不明。
引章炳麟 《訄书·订孔》:“《论语》者晻昧,《三朝记》与诸告飭通论,多自触击也。”
⒊ 不光明正大;不光明磊落。
引《汉书·杨恽传》:“惲,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太学白金》:“天知谅清贫,阴有大赐,然晻昧之物,终不敢当。”
⒋ 愚昧。
引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首恶鬱没,晻昧昭晣。”
⒌ 指愚昧之人。
引《汉书·谷永传》:“忽天地之明戒,听晻昧之瞽説。”
⒍ 埋没,湮没。
引《汉书·艺文志》:“汉 兴有 仓公,今其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⒈ 形容幽暗不明。
引《汉书·卷九·元帝纪》:「然而阴阳未调,三光晻昧。」
⒉ 暧昧、不光明。
引《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
⒊ 隐藏埋没。
引《汉书·卷三〇·艺文志》:「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昧”字共有1个读音: [mèi]
汉字 | 昧 |
---|---|
读音 | [mèi] |
注音 | ㄇㄟˋ |
部首 | [日] 日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5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627 |
其它编码 | 五笔:jfiy|jfy 仓颉:ajd 郑码:kbko 四角:65090 |
笔顺编码 | 2511112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横 竖 撇 捺 |
1.糊涂;不明白:蒙昧。愚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
2.隐藏:拾金不昧。昧良心。
3.昏暗:幽昧。
4.冒犯;冒昧:昧死。
基本字义
昧
mèi ㄇㄟˋ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还未明亮时)。昏,糊涂,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隐藏,隐瞒:暧昧。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冒犯:冒昧(多作谦辞)。英语 obscure, dark; darken
德语 verbergen, verheh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