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有神经,可运动。
英animal;
⒉ 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英moving object;
⒈ 自然界中生物的一大类,与植物相对。多以有机物为食料,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观物》:“动物本诸天,所以头顺天而呼吸以气;植物本诸地,所以根顺地而升降以津。”
茅盾 《尚未成功》:“人到底是感情的动物呀。”
⒉ 谓感动或感化万物。
引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论》:“故以恳切感人,倾诚动物,此其上也。”
《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宋 朱熹 集注:“诚能动物。”
⒊ 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引宋 苏舜钦 《复辨》:“象曰‘雷在地中復’,盖雷者,阳物也,动物也。”
《朱子语类》卷六二:“心本是箇动物,不审未发之前,全是寂然而静,还是静中有动意?”
⒈ 相对于植物的另一大类生物,这类生物多可自行摄食有机物以维生,有神经、感觉,并具运动能力。生存范围遍及世界各处。
“动”字共有1个读音: [dòng]
汉字 | 动 |
---|---|
读音 | [dòng] |
注音 | ㄉㄨㄥˋ |
部首 | [力] 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動 働 㣫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動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A8 |
其它编码 | 五笔:fcln|fcet 仓颉:miks 郑码:bdzy 四角:14727 |
笔顺编码 | 115453 |
笔顺笔画 | 一一フ丶フノ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折 点 横折钩 撇 |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
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
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
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
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
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
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
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基本字义
动
(動)
dòng ㄉㄨㄥˋ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使开始发生:发动。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非静止的:动画。可变的:动产。行为:举动。动作。常常:动辄得咎。英语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德语 agieren (V),bewegen (V),handeln (V)
“物”字共有1个读音: [wù]
汉字 | 物 |
---|---|
读音 | [wù] |
注音 | ㄨˋ |
部首 | [牜] 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㘬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269 |
其它编码 | 五笔:trqr|cqrt 仓颉:hqphh 郑码:mbro 四角:27520 |
笔顺编码 | 31213533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一ノフノノ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提 撇 横折钩 撇 撇 |
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
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
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
4.姓。
基本字义
物
wù ㄨˋ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内容,实质:言之有物。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英语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德语 Ding, Gegenstand (Wirt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