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词文的意思

wén

词文


拼音cí wén
注音ㄘˊ ㄨㄣˊ

繁体詞文

词语解释

词文[ cí wén ]

⒈  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敦煌文献中存有《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一卷。全篇唱词以平声押韵,一韵到底,均为七字句,没有散文说白。参阅吴世昌《敦煌卷〈季布骂阵词文〉考释》、冯沅君《〈季布骂阵词文〉补校》。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说唱艺术的一种。 敦煌 文献中存有《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一卷。全篇唱词以平声押韵,一韵到底,均为七字句,没有散文说白。参阅 吴世昌 《敦煌卷〈季布骂阵词文〉考释》、 冯沅君 《〈季布骂阵词文〉补校》。

国语辞典

词文[ cí wén ]

⒈  一种唐代说唱艺术。现存作品有季布骂阵词文,通篇为七字句,一韵到底。

“词”字共有1个读音: [cí]  

词

汉字
读音[cí]
注音ㄘˊ
部首[讠]  言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5
异体字 詞 䛐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BCD
其它编码五笔:yngk 仓颉:ivsmr 郑码:syaj 四角:37720
笔顺编码4551251
笔顺笔画丶フフ一丨フ一
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词”字的意思

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

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词”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詞)

cí ㄘˊ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英语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德语 Arbeiten, Diktion, klassisches chinesisches Gedicht, Phrasen, Wort (Eig)

“文”字共有1个读音: [wén]  

文

汉字
读音[wén]
注音ㄨㄣˊ
部首[文]  文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87
其它编码五笔:yygy 仓颉:yk 郑码:so 四角:00400
笔顺编码4134
笔顺笔画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捺

“文”字的意思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

2.文章:散文。议论文。

3.文言:半文半白。

4.指文科:文理分科。

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

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

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

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

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

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文”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➊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➋ 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姓。

英语 literature, culture, writing

德语 Radikal Nr. 67 = Kultur, Literatur, Schrift (Sprachw)​,Sprache, Schrift, Lehre (S)​,Wen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