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次非的意思

fēi

次非


拼音cì fēi
注音ㄘˋ ㄈㄟ

词语解释

次非[ cì fēi ]

⒈  古勇士名。

引证解释

⒈  古勇士名。 《吕氏春秋·知分》:“荆 有 次非 者,得寳剑于 干遂。还反涉 江,至於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 次非 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 攘臂祛衣拔寳剑曰:‘此 江 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於是赴 江 刺蛟,杀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参见“荆軻”、“佽非”。

荆王 闻之,仕之执圭。”
汉 王充 《论衡·龙虚》:“荆 次非 渡 淮,两龙绕舟。”
一说即 荆轲。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荆軻 字 次非。渡,鮫夹船, 次非 不奏,断其头而风波静除。”

“次”字共有1个读音: [cì]  

次

汉字
读音[cì]
注音ㄘˋ
部首[欠]  欠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2
异体字 ???? ????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B21
其它编码五笔:uqwy 仓颉:imno 郑码:tdro 四角:37182
笔顺编码413534
笔顺笔画丶一ノフ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提 撇 横撇/横钩 撇 捺

“次”字的意思

1.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车次。依次前进。

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次子。次日。

3.质量差;品质差:次品。这个人太次,一点也不讲究社会公德。

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或氢原子的:次氯酸。

5.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我是初次来北京。试验了十八次才成功。

6.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途次。旅次。舟次。

7.中间:胸次。言次。

8.姓。

“次”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ì ㄘˋ

第二:次日。次子。次等。次要。质量、品质较差的:次品。次货。等第,顺序:次第。次序。名次。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次氯酸。中间:胸次。量词,回:次数(shù)。初次。三番五次。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次。舟次。次所。姓。

英语 order, sequence; next

德语 -mal (ZEW für die Häufigkeit von Handlungen)​ (Zähl)​,ZEW für Angabe von Ereignisse, Gelegenheiten (Zähl)​,ZEW für Handlungen (unabhängig, ob abgeschlossen oder nicht)​ (Zähl)​,Nummer (für Züge)​ ,Ci (Eig, Fam)​,Aufenthaltsort, Unterkunft (bei der Reise)​ (S)​,Reihenfolge, Rangordnung, Reihe (S)​,von mindere Qualität, geringwertig (Adj)​,zweite, nächst, nachfolgend (Adj)​,hypo- (Präp, Chem)

“非”字共有1个读音: [fēi]  

非

汉字
读音[fēi]
注音ㄈㄟ
部首[非]  非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75E
其它编码五笔:djdd|hdhd 仓颉:lmsy 郑码:kc 四角:11111
笔顺编码21112111
笔顺笔画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笔顺名称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非”字的意思

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

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

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

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

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

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

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

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

9.不好;糟:景况日非。

10.指非洲。

“非”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ēi ㄈㄟˉ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责怪,反对: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英语

not, negative, non-; oppose

德语 Afrika (Abkürzung)​ ,non-, nicht- (Präfix)​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