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英disciple; follower; pupil;
⒈ 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
引《易·师》:“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邢昺 疏:“男子后生为弟。言为人弟与子者,入事父兄则当孝与弟也。”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自卿大夫之弟子,与凡民之秀者,皆上之人置师以教之。”
⒉ 学生。
引《论语·雍也》:“哀公 问曰:‘弟子孰为好学?’”
《仪礼·士相见礼》:“与老者言,言使弟子。”
贾公彦 疏引 雷次宗 云:“学生事师,虽无服,有父兄之恩,故称弟子也。”
《后汉书·张酺传》:“帝先备弟子之仪,使 酺 讲《尚书》一篇,然后脩君臣之礼。”
宋 叶适 《郭府君墓志铭》:“所得非一师,为之师者多自以为不及也, 澄 犹执弟子礼恭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愿委贄为弟子,肯收録否?”
按,弟子与门人、门生有别。 宋 欧阳修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今文经学是官学……如 蔡玄 教授经学,门徒(亲受业的高第生称弟子,转相传授不直接受业的普通学生称门生,统称为门徒或诸生)常有千人。”
⒊ 称道教、佛教的徒众。亦为徒众、信徒自称。
引《后汉书·皇甫嵩传》:“鉅鹿 张角 自称‘大贤良师’,奉事 黄 老 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説以疗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小僧 法聪,是这 普救寺 法本 长老座下弟子。”
《水浒传》第九十回:“长老説罢,唤过 鲁智深 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
《西游记》第五二回:“童儿叩头道:弟子在丹房里拾得一粒丹。”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十章:“大慈大悲的 观世音,弟子吃斋唸佛,谢你老人家保佑了我的儿子。”
⒋ 弟弟的儿子。
引《后汉书·应劭传》:“弟子 瑒璩,并以文才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邓攸 始避难,於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⒌ 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
引唐 白居易 《长恨歌》:“梨园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卷六:“开元 二年, 玄宗 ……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於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至今谓优女为弟子,命伶魁为乐营将者,此其始也。”
清 孙枝蔚 《题梨园图》诗:“弟子教成月娥笑,能得花前听几回!”
⒍ 宋 元 时也用以称妓女。
引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近世择姿容,习歌舞,迎送使客侍宴女子,谓之弟子,其魁谓之行首。”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卖弄的有伎俩,卖弄的有艳姿,则落的临老来呼弟子。”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恋着那送旧迎新泼弟子。”
⒈ 学生、门徒。
引《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近门生 学生
⒉ 泛指年幼的人。
引《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穷弟子快走开去!让我们。」
⒊ 和尚、道士的自称。
引《西游记·第三六回》:「弟子乃东土大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
⒋ 妓女。
引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来两三遭,不问那厮要钱,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
《喻世明言·卷四·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⒌ 宗教上信徒的自称。
例如:「弟子李大明在此叩头上香,祈求全家大小平安。」
英语disciple, follower
德语Anhänger, Jünger, Schüler
法语disciple, élève
“弟”字共有3个读音: [dì] [tì] [tuí]
汉字 | 弟 |
---|---|
读音 | [dì][tì][tuí] |
注音 | ㄉㄧˋ|ㄊㄧˋ|ㄊㄨㄟˊ |
部首 | [弓] 弓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 ???? 悌 第 弚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1F |
其它编码 | 五笔:uxht 仓颉:cnlh 郑码:udyz 四角:80227 |
笔顺编码 | 4351523 |
笔顺笔画 | 丶ノフ一フ丨ノ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竖 撇 |
[dì]
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2.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3.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4.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5.古同“第”,次序。
6.古同“第”,但。
[tì]古同“悌”,孝悌。
[tuí]〔弟靡〕颓唐;柔顺。
基本字义
弟
dì ㄉㄧˋ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古同“第”,次序。 古同“第”,但。其它字义
弟
tì ㄊㄧˋ
◎ 古同“悌”,孝悌。
其它字义
弟
tuí ㄊㄨㄟˊ
◎ 〔弟靡〕颓唐;柔顺。
英语 young brother; junior; i, me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汉字 | 子 |
---|---|
读音 | [zǐ] |
注音 | ㄗˇ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㜽 仔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50 |
其它编码 | 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基本字义
子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