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磈礨”。
⒉ 大石貌。
⒈ 亦作“磈礨”。大石貌。
引《山海经·北山经》:“﹝ 肥水 ﹞其中多礨石”
晋 郭璞 注:“或作垒;磈垒,大石貌。”
明 刘基 《题杂画卷子》诗:“枯树繒綾身,恠石磈礨貌。”
“磈”字共有2个读音: [kuǐ] [wěi]
汉字 | 磈 |
---|---|
读音 | [kuǐ][wěi] |
注音 | ㄎㄨㄟˇ|ㄨㄟˇ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9 |
异体字 | 㟴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8C8 |
其它编码 | 五笔:drqc 仓颉:mrhui 郑码:gnj 四角:16613 |
笔顺编码 | 13251325113554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弯钩 撇折 点 |
[wěi]
1.〔磈硊〕(山石)突兀险峻。
2.高峻:“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
[kuǐ]〔磈磊〕a.(石)高低不平,如“萧条疾帆流,磈磊冲波白。”b.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如“不用浇磈磊,我怀无不平。”均亦作“磈礧”。
基本字义
磈
kuǐ ㄎㄨㄟˇ
◎ 〔磈磊〕a.(石)高低不平,如“萧条疾帆流,磈磈冲波白。”b.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如“不用浇磈磈,我怀无不平。”均亦作“磈礧”。
其它字义
磈
wěi ㄨㄟˇ
〔磈硊〕(山石)突兀险峻。高峻:“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德语 felsig, steinig
“垒”字共有1个读音: [lěi]
汉字 | 垒 |
---|---|
读音 | [lěi] |
注音 | ㄌㄟˇ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壘 塁 壨 㙼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壘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92 |
其它编码 | 五笔:cccf 仓颉:iiig 郑码:zszb 四角:23104 |
笔顺编码 | 545454121 |
笔顺笔画 | フ丶フ丶フ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点 撇折 点 撇折 点 横 竖 横 |
1.用砖、石、土块等砌或筑:垒猪圈。垒一道墙。把井口垒高点儿。
2.军营的墙壁或工事:壁垒。堡垒。深沟高垒。两军对垒。
3.棒球、垒球运动的守方据点:跑垒。
基本字义
垒
(壘)
lěi ㄌㄟˇ
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垒。营垒。对垒。砌:垒墙。英语 rampart, military wall
德语 Wall (S),Lei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