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白梃的意思

báitǐng

白梃


拼音bái tǐng
注音ㄅㄞˊ ㄊ一ㄥˇ

词语解释

白梃[ bái tǐng ]

⒈  亦作“白挺”。

⒉  大木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白挺”。大木棍。

《吕氏春秋·简选》:“鉏櫌白挺,可以胜人之长銚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论。”
《汉书·诸侯王表》:“陈 吴 奋其白梃。”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白梃,大杖也。”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老卒笑道:‘仇怨之人,何拜謁之有!众百姓持白梃,候他到时,打杀了他,分而啖之耳。’”
清 赵翼 《阅邸抄》诗:“白梃不须矛戟鋭,丹枫都变帜旗新。”
章炳麟 《訄书·儒兵》:“夫治兵之道,莫径治气,以白梃遇刃,十不当二。”

“白”字共有1个读音: [bái]  

白

汉字
读音[bái]
注音ㄅㄞˊ
部首[白]  白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0
异体字 伯 㿟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67D
其它编码五笔:rrrr 仓颉:ha 郑码:nk 四角:26000
笔顺编码32511
笔顺笔画ノ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白”字的意思

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

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

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

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

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

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

8.指丧事:白事。

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

10.姓。

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

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

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

14.指地方话:苏白。

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白”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ái ㄅㄞˊ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姓。

英语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德语 weiß (Adj)​,hell, klar (Adj)​,rein (Adj)​,Bai (Eig, Fam)

“梃”字共有2个读音: [tǐng]   [tìng]  

梃

汉字
读音[tǐng][tìng]
注音ㄊㄧㄥˇ|ㄊㄧㄥˋ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6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883
其它编码五笔:stfp 仓颉:dnkg 郑码:fmby 四角:42941
笔顺编码1234312154
笔顺笔画一丨ノ丶ノ一丨一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撇 点 撇 横 竖 横 横折折撇 捺

“梃”字的意思

[tǐng]

1.棍棒。

2.梃子:门梃。窗梃。

3.花梗:独梃儿(只开一朵花的花梗)。梃折(shé)了。

[tìng]

1.杀猪后,在猪的后腿上割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叫做梃,捅出沟后,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以便去毛除垢:梃猪。

2.梃猪用的铁棍。

“梃”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ǐng ㄊㄧㄥˇ

 ◎ 棍棒。

其它字义

tìng ㄊㄧㄥˋ

杀猪后,在猪腿上划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然后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以便去毛:梃猪。梃猪时用的铁棍。

英语 a club; a stalk; straight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