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脚受阻而翻倒。亦用以比喻误中圈套而受害。
⒈ 脚受阻而翻倒。亦用以比喻误中圈套而受害。
引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这行程则宜疾不宜晚,休想我着别人绊翻。”
《水浒传》第三十回:“不提防黑影里撇出一条板凳,把 武松 一交绊翻。”
⒈ 走路时,脚因受阻碍而倾跌。
引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行程则宜疾不宜晚,休想我著那别人绊翻,不用追求相趁赶。」
“绊”字共有1个读音: [bàn]
汉字 | 绊 |
---|---|
读音 | [bàn] |
注音 | ㄅㄢˋ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絆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絆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CA |
其它编码 | 五笔:xufh|xugh 仓颉:vmfq 郑码:zub 四角:29150 |
笔顺编码 | 55143112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丶ノ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点 撇 横 横 竖 |
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方便:绊手绊脚。让石头绊了一跤。
基本字义
绊
(絆)
bàn ㄅㄢˋ
◎ 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引申为束缚或牵制:绊住。绊倒。羁绊(束缚)。绊脚石(喻阻碍前进的东西)。绊手绊脚。
英语 loop, catch; fetter, shack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