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蚌壳的意思

bàng

蚌壳


拼音bàng ké
注音ㄅㄤˋ ㄎㄜˊ

繁体蚌殼

词语解释

蚌壳[ bàng ké ]

⒈  蚌的外壳。古代常用来占卜。

引证解释

⒈  蚌的外壳。古代常用来占卜。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龙蚌》:“隣邸有六家,有客人持一蚌壳求售,其中儼然一蛇身,纍纍若贯珠。”
清 黄宗羲 《万里寻兄记》:“卜之琼茅、蚌壳之閒,茫然不得影响。”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第一章第二节:“龙山文化遗址中兽骨、鱼骨、蚌壳、螺蛳壳不少。”

国语辞典

蚌壳[ bàng ké ]

⒈  称蚌类体外的甲壳。

“蚌”字共有2个读音: [bàng]   [bèng]  

蚌

汉字
读音[bàng][bèng]
注音ㄅㄤ|ㄅㄥˋ
部首[虫]  虫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4
异体字 螷 蜂 ???? ???? ???? ???? 蜯 蛖 蚄 硥 䰷 䖫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68C
其它编码五笔:jdhh 仓颉:liqj 郑码:ici 四角:55100
笔顺编码2512141112
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一丶一一一丨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横 横 横 竖

“蚌”字的意思

[bàng]

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壳。生活在淡水中。肉可食,壳可制装饰品或供药用。有的蚌,壳内能产珍珠。

[bèng]

〔蚌埠〕市名。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南岸,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交会处。人口50万(1997年)。是皖北工业中心之一。

“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àng ㄅㄤˉ

 ◎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其它字义

bèng ㄅㄥˋ

 ◎ 〔蚌埠(bù)〕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英语 oysters, mussels; mother-of-pearl

德语 Muschel (S, Tech)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