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各种食品和滋味。
⒉ 旧木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故木砧》。
⒈ 各种食品和滋味。
引《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身被轻煖,口厌百味。”
吕向 注:“百味,谓调和百种也。”
《隋书·音乐志上》:“百味既含馨,六饮莫能尚。”
唐 韩愈 《苦寒》诗:“草木不復抽,百味失苦甜。”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京餚北炒,仙禄居百味争夸; 苏 膾南羹,玉山馆三鲜占美。”
⒉ 旧木砧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服器·故木砧》。
“百”字共有1个读音: [bǎi]
汉字 | 百 |
---|---|
读音 | [bǎi] |
注音 | ㄅㄞˇ |
部首 | [白] 白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1 |
异体字 | ???? 佰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7E |
其它编码 | 五笔:djf 仓颉:ma 郑码:ank 四角:10602 |
笔顺编码 | 132511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
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基本字义
百
bǎi ㄅㄞˇ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英语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德语 hundert (100) (Zä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