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梆子和铜锣。报更的响器。
⒈ 梆子和铜锣。报更的响器。
引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守御救援》:“每晚各街拨派户丁五人,持梆锣器械,往来巡逻,按更次鸣锣敲梆,直至天明。”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可奈墻外是梆锣聒噪,堂上是人语喧哗,再也莫想睡得稳。”
“梆”字共有1个读音: [bāng]
汉字 | 梆 |
---|---|
读音 | [bāng] |
注音 | ㄅㄤ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886 |
其它编码 | 五笔:sdtb 仓颉:dqjl 郑码:fcy 四角:47927 |
笔顺编码 | 1234111352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一一一ノ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横 横 横 撇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
1.打更等用的梆子。
2.用棍子等打;敲:奶奶拿起擀面杖要梆他。梆树上的红枣儿吃。
3.敲打木头的声音:梆梆梆地使劲敲门。
基本字义
梆
bāng ㄅㄤˉ
〔梆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梆梆”。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梆梆梆的敲门声。英语 watchman's rattle
“锣”字共有1个读音: [luó]
汉字 | 锣 |
---|---|
读音 | [luó] |
注音 | ㄌㄨㄛˊ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8 |
异体字 | 鑼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鑼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523 |
其它编码 | 五笔:qlqy 仓颉:opwln 郑码:plrs 四角:86727 |
笔顺编码 | 31115252213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丨フ丨丨一ノ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撇 横撇/横钩 点 |
击乐器。铜制,似盘。一般有提手,用槌击奏。形制多样,如大锣、小锣、堂锣、云锣等。常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
基本字义
锣
(鑼)
luó ㄌㄨㄛˊ
◎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锣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锣鼓喧天。紧锣密鼓。
英语 gong
德语 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