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包络的意思

bāoluò

包络


拼音bāo luò
注音ㄅㄠ ㄌㄨㄛˋ

繁体包絡

词语解释

包络[ bāo luò ]

⒈  平面曲线族中每一条曲线都和不在这族曲线中的一条曲线c相切,并且曲线c上任何一点都是它和曲线族中某一条曲线相切的切点,曲线c称为这个曲线族的包络。

引证解释

⒈  包围环绕。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大城其居,包络山川,左江右湖,控制岛峦。”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砚辨》:“端溪 中巖旧坑,石色紫,如新嫩肝,细润如玉……外有黄臕包络,扣之无甚声,磨墨亦无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内水两重,皆西转而北去,其外大水逆兜,独南流而东绕,此诸流包络之分也。”
清 赵翼 《蛛网》诗:“区区设罻罗,包络能几尺。”

⒉  犹包括。

元 柳贯 《尊经堂》诗:“贞明配日月,广大侔天地,简牘之所资,包络无巨细。”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杜 诗别於诸家,在包络一切,其时露缺处,正是无所不有处。”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凡云文者,包络一切箸於竹帛者而为言。”

⒊  中医谓联属百骸脏腑的周身脉络。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主部位》:“包络之络联藏府,三焦之气应无方。”
注:“至於包络,乃周身脂膜之络,联属百骸藏府者也。”

“包”字共有1个读音: [bāo]  

包

汉字
读音[bāo]
注音ㄅㄠ
部首[勹]  包字头
笔画总笔画:5 部外:3
异体字 勹 鞄 匏 庖 胞 苞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05
其它编码五笔:qnv 仓颉:pru 郑码:ry 四角:27712
笔顺编码35515
笔顺笔画ノフフ一フ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

“包”字的意思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书。包饺子。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

2.包好了的东西:药包。邮包。打了个包。

3.装东西的口袋:书包。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病包儿。坏包儿。淘气包儿。

4.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包大米。一大包衣服。

5.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干上有个大包。腿上起了个包。

6.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包。

7.围绕;包围:火苗包住了锅台。骑兵分两路包过去。

8.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包含。包罗。无所不包。

9.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包医。包教。包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姓。

“包”字的基本解释

bāo ㄅㄠˉ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围:包围。包剿。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姓。

英语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德语 Packung, Paket, Päckchen, Sack (S)​,einpacken, einwickeln, verpacken (V)

“络”字共有2个读音: [luò]   [lào]  

络

汉字
读音[luò][lào]
注音ㄌㄨㄛˋ|ㄌㄠˋ
部首[纟]  绞丝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 絡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EDC
其它编码五笔:xtkg 仓颉:vmher 郑码:zrj 四角:27164
笔顺编码551354251
笔顺笔画フフ一ノフ丶丨フ一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提 撇 横撇/横钩 捺 竖 横折 横

“络”字的意思

[luò]

1.网状的东西:橘络。丝瓜络。网络。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旁支或小支:经络。

3.用网状物兜住:头上络着一个发网。

4.缠绕:络纱。络丝。络线。树身被藤蔓络住。

5.姓。

[lào]

“络”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絡)

luò ㄌㄨㄛˋ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络。缠绕:络纱。络丝。络线。相连续,前后相接: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

其它字义

(絡)

lào ㄌㄠˋ

 ◎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

英语 enmesh, wrap around; web, net

德语 netzförmiges Gebilde ,mit einem Netz umwickeln, aufspul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