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把下的意思

xià

把下


拼音bǎ xià
注音ㄅㄚˇ ㄒ一ㄚˋ

近义推下

词语解释

把下[ bǎ xià ]

⒈  犹拿下。

引证解释

⒈  犹拿下。

《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孙操 大駡 子之 :‘贼臣安敢欺君篡国?’ 子之 大怒,遂令金瓜把下者。”
《七国春秋平话》卷中:“燕王 闻奏大怒,喝令金瓜武士把下者。”

国语辞典

把下[ bǎ xià ]

⒈  拉下、推下。

《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孙操大骂子之:『贼臣!安敢欺君篡国!』子之大怒,遂令金瓜把下者。」

推下 拉下

“把”字共有2个读音: [bǎ]   [bà]  

把

汉字
读音[bǎ][bà]
注音ㄅㄚˇ|ㄅㄚˋ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 ???? ???? 爬 欛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28A
其它编码五笔:rcn 仓颉:qau 郑码:dyia 四角:57017
笔顺编码1215215
笔顺笔画一丨一フ丨一フ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横折 竖 横 竖弯钩

“把”字的意思

[bǎ]

1.用手握住:把舵。两手把着冲锋枪。

2.从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儿两腿,让他大小便:把尿。

3.把持;把揽:要信任群众,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着不放手。

4.看守;把守:把大门。把住关口。

5.紧靠:把墙角儿站着。把着胡同口儿有个小饭馆。

6.约束住使不裂开:用铁叶子把住裂缝。

7.给(gěi)

8.车把:那辆车的把折(shé)了。

9.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

10.姓。

11.“把”的宾语都是确定的。b)用“把”的句子,动词后边有附加成分或补语,或前边有“一”等特种状语。但在诗歌戏曲里可以不带:扭转身来把话讲。c)用“把”的句子,动词后头一般不带宾语,但有时带:把衣服撕了个口子。把这两封信贴上邮票发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时候后面不说出具体的动作,这种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责怪或不满的场合:我把你个糊涂虫啊!e)近代汉语里“把”曾经有过“拿”的意思,现代方言里还有这种用法(“那个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

12.加在“百、千、万”和“里、丈、顷、斤、个”等量词后头,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前头不能再加数词):个把月。百把块钱。斤把重。

13.指拜把子的关系:把兄。把嫂。

[bà]

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把儿。掸子把儿。

2.花、叶或果实的柄:花把儿。梨把儿。

“把”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ǎ ㄅㄚˇ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控制,掌握:把握。把舵。看守:把守。把门儿。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量词。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其它字义

bà ㄅㄚˋ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英语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德语 Bund, Bündel (S)​,bewachen (V)​,halten, greifen, ergreifen (V)​,Partikel, der ein vorgezogenes, direktes Objekt kennzeichnet (Zähl)​,ungefähr, etwa (Zähl)​,ZEW für Gegenstand mit einem festen Griff (z.B. Geige, Messer, Regenschirm)​ (Zähl)

“下”字共有1个读音: [xià]  

下

汉字
读音[xià]
注音ㄒㄧㄚˋ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2
异体字 丅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B
其它编码五笔:ghi 仓颉:my 郑码:aid 四角:10230
笔顺编码124
笔顺笔画一丨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点

“下”字的意思

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

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

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

4.向下面:下达。下行。

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

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

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

8.姓。

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

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

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

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

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

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

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

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

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

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

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

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

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

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下”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à ㄒㄧㄚˋ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进入:下海。 投送:下书。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谦辞:在下。下官。 颁布:下令。 攻克:攻下。 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退让:争执不下。 做出判断:下结论。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少于:不下二百人。 动物生产:鸡下蛋。

英语 under, underneath, below; down; inferior; bring down

德语 hinunter, hinab (V)​,unter (V)​,nächste(r,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