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⒈ 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引唐 李商隐 《春游》诗:“桥峻斑騅疾,川长白鸟高。”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斑騅路与阳臺近,前度无题初借问。”
⒈ 身上有花斑的马。
引《乐府诗集·卷四七·清商曲辞四·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
唐·李商隐〈无题〉诗:「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斑”字共有1个读音: [bān]
汉字 | 斑 |
---|---|
读音 | [bān] |
注音 | ㄅㄢ |
部首 | [文] 文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䃑 ???? 辬 斒 |
字形结构 | 左中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91 |
其它编码 | 五笔:gygg 仓颉:mgykg 郑码:csc 四角:11114 |
笔顺编码 | 11214134112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丶一ノ丶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提 点 横 撇 点 横 横 竖 横 |
在具有某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夹有的另外颜色的点、条纹:红斑。雀斑。斑竹。斑马。
基本字义
斑
bān ㄅㄢˉ
◎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英语 mottled, striped, freck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