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于战守的小土城。
⒉ 犹屏障。
⒈ 用于战守的小土城。
引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彼或蔽捍边荒,缮修堡障,犹夸溢美,显示将来。”
《新唐书·裴识传》:“识 至,治堡障,整戎器,开屯田。”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四年》:“黄龙府 请建堡障三,烽臺十, 辽 主命俟农隙筑之。”
⒉ 犹屏障。
引唐 元稹 《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自非国之干城,总之利器,安能为我堡障,芟夷寇讎。”
“堡”字共有3个读音: [bǎo] [bǔ] [pù]
汉字 | 堡 |
---|---|
读音 | [bǎo][bǔ][pù] |
注音 | ㄅㄠˇ|ㄅㄨˇ|ㄆㄨˋ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㙅 保 堢 葆 ???? 鋪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21 |
其它编码 | 五笔:wksf 仓颉:odg 郑码:njfb 四角:26104 |
笔顺编码 | 322511234121 |
笔顺笔画 | ノ丨丨フ一一丨ノ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 竖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撇 捺 横 竖 横 |
[pù]
用于地名。有的地区把“铺”写作堡,如十里堡。
[bǎo]土筑的小城。也泛指军事上构筑的工事:碉堡。
[bǔ]堡子,有城墙的村镇。多用于地名,如吴堡(在陕西)、柴沟堡(在河北)。
基本字义
堡
bǎo ㄅㄠˇ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堡垒。城堡。桥头堡。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固”。其它字义
堡
bǔ ㄅㄨˇ
◎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堡子。马家堡。
其它字义
堡
pù ㄆㄨˋ
◎ 古同“铺”,驿站(今用于地名):十里堡。
英语 fort, fortress; town, village
“障”字共有1个读音: [zhàng]
汉字 | 障 |
---|---|
读音 | [zhàng] |
注音 | ㄓㄤˋ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1 |
异体字 | 嶂 㢓 墇 章 鄣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9C |
其它编码 | 五笔:bujh 仓颉:nlytj 郑码:yske 四角:70246 |
笔顺编码 | 5241431251112 |
笔顺笔画 | フ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
1.阻挡;遮掩:障碍。障蔽。
2.用来遮挡、阻隔的东西:风障。屏障。
障
zhàng ㄓㄤˋ
阻隔,遮挡:障蔽。障翳。障碍。故障。障眼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屏障。 古同“幛”,画轴。英语 separate; shield; barricade
德语 abblocken, blockieren ,aufhalten, behindern ,versper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