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炳耀”。
⒈ 亦作“炳曜”。亦作“炳燿”。 显示光芒;照耀。
引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梁太尉与王僧辩书》:“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芒,便有干戈之务。”
宋 苏辙 《南京祈祷文》之七:“曾未旋踵,秋暘炳耀。”
萧蜕庵 《徐园追祭宋遁初》诗:“虎观论洋溢,麟阁光炳耀。”
⒉ 文采焕发;光辉灿烂。
引《后汉书·刘瑜传》:“盖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关之盛衰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文王 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惟见两龙张鬣相向,五色炳耀。”
⒊ 昭彰;昭扬。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卫覬 禪誥,符命炳耀,弗可加已。”
南朝 梁 刘勰 《原道》:“光采玄圣,炳耀仁孝。”
⒋ 显赫。
引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老先生世受国恩,门第炳耀,原非草木小民。”
“炳”字共有1个读音: [bǐng]
汉字 | 炳 |
---|---|
读音 | [bǐng] |
注音 | ㄅㄧㄥˇ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5 |
异体字 | 丙 昞 昺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0B3 |
其它编码 | 五笔:ogmw 仓颉:fmob 郑码:uolo 四角:91827 |
笔顺编码 | 433412534 |
笔顺笔画 | 丶ノノ丶一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撇 点 横 竖 横折钩 撇 点 |
1.光明;显著:彪炳。炳蔚(文采鲜明华美)。
2.姓。
基本字义
炳
bǐng ㄅㄧㄥˇ
光明,显著:彪炳。炳蔚。炳映。炳焕。炳耀。点,燃:炳烛。英语 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耀”字共有1个读音: [yào]
汉字 | 耀 |
---|---|
读音 | [yào] |
注音 | ㄧㄠˋ |
部首 | [羽] 羽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0 部外:14 |
异体字 | 㿢 燿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00 |
其它编码 | 五笔:iqny|igqy 仓颉:fusmg 郑码:koyn 四角:97215 |
笔顺编码 | 24313554154132411121 |
笔顺笔画 | 丨丶ノ一ノフフ丶一フ丶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点 撇 横 撇 竖提 横折 点 提 横折 点 提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
1.光线强烈地照射:耀眼。
2.张扬;显示出来:夸耀。
3.光荣:荣耀。
4.光芒:光耀。
基本字义
耀
yào ㄧㄠˋ
光线照射:耀眼。闪耀。照耀。光耀。耀斑。显扬,显示出来:夸耀。炫耀。耀武扬威。光荣:荣耀。英语 shine, sparkle, dazzle; 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