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驳吏的意思

驳吏


拼音bó lì
注音ㄅㄛˊ ㄌ一ˋ

繁体駁吏

词语解释

驳吏[ bó lì ]

⒈  指信奉学说驳杂不纯一之吏。

引证解释

⒈  指信奉学说驳杂不纯一之吏。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王(王思 )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官至九卿,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苛吏传》:“思 与 薛悌、郤嘉 俱从微起,官位略等。三人中, 悌 差挟儒术,所在名为閒省。 嘉 与 思 事行相似。

文帝 詔曰:‘ 薛悌 驳吏, 王思、郤嘉 纯吏也,各赐关内侯,以报其勤。’”

“吏”字共有1个读音: [lì]  

吏

汉字
读音[lì]
注音ㄌㄧˋ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叓 㕝 吏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40F
其它编码五笔:gkqi|gkri 仓颉:jlk 郑码:ajos 四角:50006
笔顺编码125134
笔顺笔画一丨フ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横 撇 捺

“吏”字的意思

1.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吏。

2.旧时泛指官吏:大吏。酷吏。

3.姓。

“吏”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ì ㄌㄧˋ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英语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德语 Mandarin, kleinerer Beamter ,engl: minor official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