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尨茸的意思

méngróng

尨茸


拼音méng róng
注音ㄇㄥˊ ㄖㄨㄥˊ

词语解释

尨茸[ méng róng ]

⒈  蓬松。

狐裘尨茸。——《左传·僖公五年》

fluffy;

⒉  也作“蒙茸”、“蒙戎”

引证解释

⒈  丛杂,杂乱。

《左传·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杜预 注:“尨茸,乱貌。”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尨茸之蠹。”
清 钱谦益 《陕西兴安州知州冯珣授奉直大夫制》:“操刀能割,曾不患乎尨茸;比屋可封,又何忧乎獷悍!”

国语辞典

尨茸[ méng róng ]

⒈  杂多纷乱的样子。

《左传·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尨”字共有4个读音: [lóng]   [máng]   [méng]   [páng]  

尨

汉字
读音[lóng][máng][méng][páng]
注音ㄌㄨㄥˊ|ㄇㄤˊ|ㄇㄥˊ|ㄆㄤˊ
部首[尢]  尤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狵 庬
字形结构左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C28
其它编码五笔:dnee|dney 仓颉:ikuh 郑码:gm 四角:43014
笔顺编码1353334
笔顺笔画一ノフノノ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撇 竖弯钩 撇 撇 撇 点

“尨”字的意思

[méng]

〔尨茸〕蓬乱的样子,如“狐裘尨茸。”

[máng]

1.多毛的狗。

2.杂色:“衣之尨服。”

[lóng]

古同“龙”。

[páng]

1.古同“庞”,高大:“虎见之,尨然大物也。”

2.姓。

“尨”字的基本解释

lóng ㄌㄨㄥˊ

同“龙”。

máng ㄇㄤˊ

多毛的狗。 杂色:“衣之尨服。”

méng ㄇㄥˊ

〔尨茸〕蓬乱的样子,如“孤裘尨尨。”

páng ㄆㄤˊ

古同“庞”,高大:“虎见之,尨然大物也。” 姓。

英语 shaggy haired dog; variegated

德语 gestreifte, streifte ,gestreifte, streifte

“茸”字共有1个读音: [róng]  

茸

汉字
读音[róng]
注音ㄖㄨㄥˊ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 䩸 毧 絨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338
其它编码五笔:abf 仓颉:tsj 郑码:ece 四角:44401
笔顺编码122122111
笔顺笔画一丨丨一丨丨一一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茸”字的意思

1.草初生时细小柔软的样子:绿茸茸的一片草地。

2.鹿茸:参茸(人参和鹿茸)。

“茸”字的基本解释

róng ㄖㄨㄥˊ

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绿茸茸的草地。 细柔的毛、发:“半脱紫茸裘”。茸毛。 指“鹿茸”(带细毛的才生出来的鹿角,可入药):茸客(指鹿)。参(shēn )茸(指人参和鹿茸)。

英语 soft, downy; buds, sprouts

德语 flaumig (Haar)​; saftig und zart (Gras)​; Bast (Hirschgeweih)​ (Adj)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