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例五陵少年争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the five mausoleum of emperor in Han dynasty;
⒈ 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 五县的合称。均在 渭水 北岸今 陕西 咸阳市 附近。为 西汉 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 汉 元帝 以前,每立陵墓,輒迁徙四方富豪及外戚于此居住,令供奉园陵,称为陵县。
引《汉书·游侠传·原涉》:“郡国诸豪及 长安 五陵 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有丽人焉,其人 五陵 豪族充选掖庭。”
明 马海浮 《玉交枝·闺怨》曲:“三 湘 云尽雁影遥, 五陵 人困鶯花老。”
⒉ 指 西汉 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 的陵园。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南望 杜 霸,北眺五陵。”
刘良 注:“宣帝 杜陵,文帝 霸陵 在南, 高、惠、景、武、昭帝 此五陵皆在北。”
唐 韦应物 《骊山行》:“秦川 入水长繚绕, 汉氏 五陵空崔嵬。”
⒊ 指 唐 代 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 的陵园,均在 长安 附近。
引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五:“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王琦 注:“五陵, 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 之陵也。”
⒈ 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帝王的陵寝。皆位于长安,为当时豪侠巨富聚集的地方。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五”字共有1个读音: [wǔ]
汉字 | 五 |
---|---|
读音 | [wǔ] |
注音 | ㄨˇ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㐅 伍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94 |
其它编码 | 五笔:gghg 仓颉:mdm 郑码:bix 四角:10102 |
笔顺编码 | 1251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横 |
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五
wǔ ㄨˇ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英语 five; surname
德语 fünf (5) (Num)
“陵”字共有1个读音: [líng]
汉字 | 陵 |
---|---|
读音 | [líng] |
注音 | ㄌㄧㄥˊ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䧙 夌 ???? ???? ???? ???? ???? 琌 陵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75 |
其它编码 | 五笔:bfwt 仓颉:nlgce 郑码:ybor 四角:74247 |
笔顺编码 | 5212134354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丨一ノ丶ノ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横 竖 横 撇 点 撇 横撇/横钩 捺 |
1.丘陵:陵谷变迁(比喻世事发生极大的变迁)。
2.陵墓:中山陵。十三陵。谒陵。
3.欺侮;侵犯:陵压。
4.姓。
陵
líng ㄌㄧㄥˊ
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 高大的坟墓:陵园。陵墓。陵寝。 古同“凌”,侵犯,欺侮。英语 hill, mound; mausoleum
德语 Abwurfstelle, Aufschüttung (S),Hügel; hügelige Landschaft (S),Mausoleum; große Grabanlag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