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燋铄的意思

jiāoshuò

燋铄


拼音jiāo shuò
注音ㄐ一ㄠ ㄕㄨㄛˋ

繁体燋鑠

词语解释

燋铄[ jiāo shuò ]

⒈  灼热而熔化。

引证解释

⒈  灼热而熔化。一本作“焦鑠”。

唐 赵德 《<昌黎文录>序》:“金石燋鑠,斯文灿然。”
宋 韩琦 《苦热》诗:“阳乌自燋鑠,垂翅不西举。”

国语辞典

燋铄[ jiāo shuò ]

⒈  因灼热而销融。

唐·赵德〈昌黎文录序〉:「金石燋铄,斯文灿然。」

⒉  形容天气酷热。

宋·韩琦〈苦热〉诗:「阳乌自燋铄,垂翅不西举。」

“燋”字共有4个读音: [jiāo]   [qiáo]   [jué]   [zhuó]  

燋

汉字
读音[jiāo][qiáo][jué][zhuó]
注音ㄐㄧㄠ|ㄑㄧㄠˊ|ㄐㄩㄝˊ|ㄓㄨㄛˊ
部首[火]  火字旁
笔画总笔画:16 部外:12
异体字 灼 爝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1CB
其它编码五笔:owyo 仓颉:fogf 郑码:uonu 四角:90831
笔顺编码4334324111214444
笔顺笔画丶ノ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丶丶丶
笔顺名称 点 撇 撇 点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燋”字的意思

[jiāo]

1.引火用的柴。

2.古同“焦”(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

3.着急:“上下燋心。”

[zhuó]

古同“灼”,火烧。

[qiáo]

古同“憔”,憔悴:“其色燋然。”

[jué]

古同“爝”,火炬。

“燋”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āo ㄐㄧㄠˉ

引火用的柴。古同“焦”(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着急:“上下燋心。”

其它字义

qiáo ㄑㄧㄠˊ

 ◎ 古同“憔”,憔悴:“其色燋然。”

其它字义

jué ㄐㄩㄝˊ

 ◎ 古同“爝”,火炬。

其它字义

zhuó ㄓㄨㄛˊ

 ◎ 古同“灼”,火烧。

英语 scorch, burn, scald; torch

德语 brennen, ausbrennen

“铄”字共有1个读音: [shuò]  

铄

汉字
读音[shuò]
注音ㄕㄨㄛˋ
部首[钅]  金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5
异体字 鑠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4C4
其它编码五笔:qqiy|qtni 仓颉:ophvd 郑码:prko 四角:82794
笔顺编码3111535234
笔顺笔画ノ一一一フノフ丨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撇 竖折/竖弯 竖钩 撇 点

“铄”字的意思

1.熔化(金属):铄金。铄石流金(比喻炎热)。

2.销毁。

3.同“烁”。

“铄”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鑠)

shuò ㄕㄨㄛˋ

熔化金属: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消毁,消损:“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同“烁”。

英语 melt, smelt; shine

德语 schmelzen, verschmelzen, einschmelz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