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做斋事时设的筵席。
⒈ 做斋事时设的筵席。
引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讲肆宏敞,斋筵巨翼。供引 纯陀,饭迴香积。”
《旧唐书·文宗纪》:“广置斋筵,大集僧众。”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宁节》:“﹝天寧节﹞尚书省宰执率宣教郎以上,并诣 相国寺 罢散祝圣斋筵,次赴尚书省都厅赐宴。”
“斋”字共有1个读音: [zhāi]
汉字 | 斋 |
---|---|
读音 | [zhāi] |
注音 | ㄓㄞ |
部首 | [文] 文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齋 亝 夈 斎 㪰 䄢 䬩 ???? ????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齋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8B |
其它编码 | 五笔:ydmj 仓颉:ykmbl 郑码:sogl 四角:00227 |
笔顺编码 | 4134132522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一ノ丨フ丨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捺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
1.斋戒。
2.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吃斋。
3.舍饭给僧人、道人:斋僧。
4.姓。
5.屋子,常用于书房、商店的名称,学校宿舍也有叫斋的:书斋。新斋。第三斋。荣宝斋。
斋
(齋)
zhāi ㄓㄞˉ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斋。聊斋。荣宝斋。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斋戒。封斋(亦称“把斋”)。斋月。斋坛。斋会。斋果。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斋饭。斋堂。吃斋。 舍饭给僧人吃:斋僧。英语 vegetarian diet; study
德语 Stube, Zimmer, Atelier, Künstlerwerkstatt (S),vegetarisches Essen (S),vegetarisches Essen ( nach den religiösen Regeln z.B. Buddhimus ) (S, Rel),fasten (V, Rel)
“筵”字共有1个读音: [yán]
汉字 | 筵 |
---|---|
读音 | [yán] |
注音 | ㄧㄢˊ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6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B75 |
其它编码 | 五笔:tthp 仓颉:hnkm 郑码:mmiy 四角:88401 |
笔顺编码 | 3143143215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丶ノ一丶ノ丨一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撇 竖 横 竖折/竖弯 横折折撇 捺 |
古人席地而坐时铺的席,泛指筵席:喜筵。寿筵。
基本字义
筵
yán ㄧㄢˊ
竹席:筵席。酒席:喜筵。寿筵。英语 bamboo mat; feast, banquet
德语 (veraltet) Sitzma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