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不曾休止。
⒉ 引申为未消失。
⒈ 不曾休止。
引《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絜兮,身服义而未沫。”
王逸 注:“沫,已也。”
⒉ 引申为未消失。按,沫或写作“沬”,疑讹。
引《楚辞·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沼书》:“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泫然不知涕之无从也。”
“沫”字共有1个读音: [mò]
汉字 | 沫 |
---|---|
读音 | [mò] |
注音 | ㄇㄛ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CAB |
其它编码 | 五笔:igsy 仓颉:edj 郑码:vaf 四角:35190 |
笔顺编码 | 4411123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 横 竖 撇 捺 |
1.沫子:泡沫。肥皂沫儿。马跑得满身是汗,口里流着白沫。
2.唾液:相濡以沫。
3.姓。
基本字义
沫
mò ㄇㄛˋ
液体形成的许多细泡:沫子。泡沫。 指“唾沫”:相濡以沫。英语 froth, foam, bubbles, suds
德语 Schaum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