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体内某部位血液瘀滞;凝滞不流通的血。
⒈ 体内某部位血液瘀滞;凝滞不流通的血。
引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为有瘀血。”
《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巧云 ……买了七厘散,医治十一子身子里的瘀血。”
⒈ 血液凝滞不通或凝聚不流通的血。也作「淤血」。
引《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姑奶奶的病是停了瘀血。请看看两手。」
英语clotted blood, extravasated blood (leaking into surrounding tissue), thrombosis
“瘀”字共有1个读音: [yū]
汉字 | 瘀 |
---|---|
读音 | [yū] |
注音 | ㄩ |
部首 | [疒] 病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8 |
异体字 | 淤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00 |
其它编码 | 五笔:uywu 仓颉:kysy 郑码:tsot 四角:00133 |
笔顺编码 | 413414153344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一丶一フノノ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点 提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捺 点 点 |
1.积血。
2.血液不流通:活血化瘀。
基本字义
瘀
yū ㄩˉ
◎ 血液凝滞:瘀血。活血化瘀。
英语 a hematoma, contusion; extravasted blood
“血”字共有2个读音: [xiě] [xuè]
汉字 | 血 |
---|---|
读音 | [xiě][xuè] |
注音 | ㄒㄧㄝˇ|ㄒㄩㄝˋ |
部首 | [血] 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0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840 |
其它编码 | 五笔:tld 仓颉:hbt 郑码:mlka 四角:27102 |
笔顺编码 | 325221 |
笔顺笔画 | ノ丨フ丨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折 竖 竖 横 |
[xuè]
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
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
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
4.指月经。
5.姓。
[xiě]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基本字义
血
xuè ㄒㄩㄝˋ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其它字义
血
xiě ㄒㄧㄝˇ
◎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英语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德语 Blut (S),Blut (S),blutig (Adj),Radikal Nr. 143 = Bl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