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祭礼仪节之一。
⒈ 祭礼仪节之一。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瘞位。[各官立介][赞]望瘞。[杂焚祝帛介][赞]礼毕。”
王季思 等注:“明 代祭宗庙及 孔 庙的礼仪,当最后唱‘望瘞’时,捧祝官与进帛官捧祝、帛至瘞毛血的地方焚化。”
《清史稿·礼志二》:“乾隆 十七年,改送燎为望瘞。明年,增望瘞乐章。”
“瘗”字共有1个读音: [yì]
汉字 | 瘗 |
---|---|
读音 | [yì] |
注音 | ㄧˋ |
部首 | [疒] 病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9 |
异体字 | 瘞 ????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瘞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17 |
其它编码 | 五笔:uguf 仓颉:kktg 郑码:tbub 四角:00114 |
笔顺编码 | 41341143134121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一一丶ノ一ノ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点 提 横 点 撇 横 撇 捺 横 竖 横 |
1.埋葬;埋藏。
2.安静;文静。
基本字义
瘗
(瘞)
yì ㄧˋ
◎ 掩埋,埋葬:瘗埋。瘗藏(cáng )(殉葬的金玉器物)。瘗玉埋香(旧指美女死去)。
英语 bury, inter
德语 begraben, beiset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