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奬励的意思

jiǎng

奬励


拼音jiǎng lì
注音ㄐ一ㄤˇ ㄌ一ˋ

词语解释

奖励[ jiǎng lì ]

⒈  奖赏勉励。

奖励先进人物。

encourage and rewar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奬厉”。亦作“奬礪”。

⒉  犹勉励。

《汉书·哀帝纪》:“所以奬厉太子,专为后之谊。”
《晋书·苻坚载记上》:“黜陟幽明,躬亲奬励。”
清 王夫之 《显妣谭太孺人行状》:“极衰年不可忍之苦,而一意奬礪,俾全蠭螘之节,怡然顺受。”

⒊  现指给予荣誉或财物以资鼓励。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 小二黑 ﹞有一次反‘扫荡’打死过两个敌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场:“你作战勇敢,工作积极,这支笔就作为给你的奖励吧。”

国语辞典

奖励[ jiǎng lì ]

⒈  奖赏勉励。也作「奖劝」。

《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黜陟幽明,躬亲奖励。」

夸奖 嘉勉 嘉奖 奖赏

惩罚 处罚 处分 处治 责罚

“奬”字共有1个读音: [jiǎng]  

奬

汉字
读音[jiǎng]
注音ㄐㄧㄤˇ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14 部外:11
异体字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6C
其它编码五笔:nhdd|uqfd 仓颉:vik 郑码:zidg 四角:27804
笔顺编码52133544124134
笔顺笔画フ丨一ノノフ丶丶一丨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竖折/竖弯 竖 横 撇 撇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 竖钩 点 横 撇 捺

“奬”字的意思

同“奖”。

“奬”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ǎng ㄐㄧㄤˇ

嗾犬厉之。也作“獎”。《説文•犬部》:“獎,嗾犬厲之也。从犬,將省聲。”《字彙•大部》:“奬,字从犬,見《犬部》。俗作大。” 劝勉;鼓励。《方言》卷六:“獎,自關而西,秦晋之間,相勸曰聳,或日獎。”《文選•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李善注引《方言》作“獎”。《小爾雅•廣詁》奬,勸也。”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犬部》:“奬,厲之,猶勉之也,引申為凡勸勉之偁。”《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無亢不衷,以奬亂人。”孔穎達疏:“奬,勸也。”宋王安石《次韻劉著作過茆山今平甫往遊因寄》:“詩中慷慨悲陳迹,篇末殷勤奬後生。”清魏源《公羊春秋論上》:“皆當書‘誅’而書‘卒’,以見宣、定之失刑而奬賊也。”又劝诫。《北史•景穆十二王傳上•安定王附願平》:“依前禁錮(願平)。久之,離禁還家,付宗師嚴加誨奬。” 称赞,夸奖。《廣雅•釋鈷四》:“奬,譽也。”《正字通•大部》奬,崇也,又褒美也。”《三國志•魏志•曹真傳附曹爽》“先來由己,得制其輕重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書》曹爽上表:“先帝以臣肺腑遺緒,奬飭拔擢,典兵禁省。”《資治通鑑•唐順宗永貞元年》:“謀議唱和,日夜汲汲如狂,互相推奬。”《聊齋志異•小謝》:“生顧而奬曰:‘兩卿此為,不勝憨跳耶?’” 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如:发奖;一等奖。 辅助。《左傳•襄公十一年》:“救災患,恤禍亂,同好惡,奬王室。”杜預注:“奬,助也。”《南史•袁湛傳附袁榮》:“袁粲、劉彦節並與先朝同奬宋室。”唐温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則其股肱宰衡,藩屏親戚,戮力同奬,推心翼戴。” 通“將(jiāng)”。顺成。《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若我一二兄弟甥舅奬順天法,無助狡猾,以從先王之命。”清楊秀清、蕭朝貴《誥四民安居樂業諭》:“毁除邪神,以奬天衷,以受天福。” 古代州名,在今湖南省西部。《舊五代史•晋書•高袓紀四》:“丙辰,谿州刺史彭士愁,以錦、奬之兵與蠻部萬人掠辰、澧二境。”清顧袓禹《讀史方輿紀要•四川四•重慶府•廢黔州》:“今湖廣之辰、奬、錦、叙、溪、澧、朗、施八州,是秦漢黔中地,與涪陵隔越峻嶺。”

英语 prize, reward; give award to

“励”字共有1个读音: [lì]  

励

汉字
读音[lì]
注音ㄌㄧˋ
部首[力]  力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5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2B1
其它编码五笔:ddnl|dgqe 仓颉:msks 郑码:ggyy 四角:74227
笔顺编码1315353
笔顺笔画一ノ一フノフノ
笔顺名称 横 撇 横 横折钩 撇 横折钩 撇

“励”字的意思

1.劝勉:勉励。鼓励。奖励。

2.振奋;振作:励精图治。

3.姓。

“励”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勵)

lì ㄌㄧˋ

劝勉:励志(勉励意志)。励行(xíng )。奖励。勉励。励精图治。姓。古同“厉”、“砺”,磨炼,振奋。

英语 strive; encourage

德语 ermahnen ,Li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