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皮肤受冻坼裂和生冻疮。
⒈ 皮肤受冻坼裂和生冻疮。
引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赵清献》:“且狱禁中,夏有疫疾湿蒸,冬有瘒瘃冻裂。”
清 赵翼 《所见》诗:“寒威瘒瘃晓侵肌,惊见驱牛饮冻池。”
“瘃”字共有1个读音: [zhú]
汉字 | 瘃 |
---|---|
读音 | [zhú] |
注音 | ㄓㄨˊ |
部首 | [疒] 病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8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03 |
其它编码 | 五笔:ueyi|ugey 仓颉:kmso 郑码:tgs 四角:00132 |
笔顺编码 | 413411353343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一一ノフノノ丶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点 提 横 撇 弯钩 撇 撇 点 撇 捺 |
冻疮:冻瘃。
基本字义
瘃
zhú ㄓㄨˊ
病名,即“冻疮”:冻瘃。冻干(gān):瘃脯(冻肉干)。英语 sores from cold
德语 Frostbeule (S)